首页

欢迎访问聚风塑料网!

多家上市企业因涉嫌PVC价格垄断被罚 市场降温作用明显

2018/9/30 0:00:00 来源:网络 关键词:聚风塑料网

由于涉嫌价格垄断,天原集团、英力特、亿利洁能等多家PVC企业披露收到发改委的罚单,被罚金额合计接近1亿元。





多家上市企业遭罚


据相关媒体的报道,2017年9月7日中午,天原集团发布公告宣称,公司近日收到了中国国家发改委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天原公司被发改委处以罚款1601.81万元,主要是因为涉嫌PVC价格垄断;当日傍晚,英力特公司发布公告说,该集团公司被发改委处以了791.55万元罚款。两者被罚原因是因为在2016年参加了“西北氯碱联合体”的会议,并在会议上达成了相关的意见以及在经营的进程中涉嫌实施了pvc的价格的垄断。除此之外,还牵涉其他多家上市公司。


行业持续低迷结盟自救


业内人士介绍,“西北氯碱联合体”由行业内多家公司于2015年年初自发组织形成,鉴于氯碱企业大多数分布在西北部,早期参会企业集中在内蒙、宁夏、新疆、陕西等西北地区,会议也由此得名。后来,山西、山东、河南、甚至四川等地区的部分PVC企业也参与进来,行业影响甚广。


长期研究氯碱行业的卓创资讯分析师于江中表示,“联合体成立之初主要还是为了自救”。他称2011年到2015年,整个PVC行业持续震荡下行,亏损严重。2015年达到了历史最低点,行业内的企业为应对当时的市场环境,均有意愿坐下来商量应对措施。


据悉,该会议由业内企业轮流组织,原定每月一次,后来不定期召开,也会通过微信群进行联络交流。早期主要议程是成员企业就自身产销及经营等情况做报告,并探讨当前市场现状及短期行情走势。为应对行业低迷,参会企业在多次会议中达成一致,对PVC实行保价、提价等相关措施。


下游行业盈利或改善


PVC价格大涨,但下游行业制成品价格并未同步上涨,下游行业的利润遭受吞噬。


由于氯组分受热易分解,以及增塑剂等带来的毒性,PVC的消费属性逐步消失,下游需求越来越集中在型材、管材、板材、管件、电缆料、硬制品等建材产品领域。


上市公司方面,海螺型材在半年报显示,2017年上半年仅实现净利润233.38万元,同比下降95.88%。主要由于原材料PVC价格较去年同期上涨;同时,受市场竞争影响,产品销售价格未能实现同步涨幅,销量也有所下滑。


张新华表示,从9月7日以来的期货价格看,罚单对于PVC期货市场冷却作用较为明显,预计后市恐难出现价格大幅上涨的情况。不过,PVC行业仍然面临环保核查趋严以及秋季检修季,从目前了解的情况看,7-9月行业开工率有所下降,供应量不多,预计行业企业与下游企业仍将处于博弈之中。此外,近期多家建材公司发布或准备发布涨价公告,若涨价能够顺利成行,建材公司的利润水平有望得到一定改善。





关键词阅读
登入后,聚塑网将会依据您的阅读习惯推荐您感兴趣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