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水质达标 昆山270家企业面临停产
2018/9/30 0:00:00 来源:慧聪 关键词:聚风塑料网
2017年“环保风暴”一浪高于一浪,行业不时传出限产停工停产的消息。今日,一则《关于对吴淞江赵屯(石浦)等3个断面所属流域工业企业实施全面停产的紧急通知》刷爆行业各大微信群以及朋友圈,像是在电路板行业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
昆山是中国线路板生产重镇之一,若此则消息属实,这对PCB行业而言无疑是一次巨震。为了解具体实情,记者当即联系昆山部分相关企业及此次活动的相关负责人,据众企业及活动相关负责人反馈,这份通知确有其事,但是里面提及的“全面停产”目前其实并未完全实施,一些企业仍能维持正常生产,但限制了排放量。
不过能确定的是,环保将继续收紧。在追求“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的过程中,一些PCB企业可能会受到不小的影响,特别是处于特殊区域的企业,限产甚至停产就像是高悬在顶上的一只靴子,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掉下来……
事已至此,企业们与其被动地等待靴子砸下来,不如切切实实地做好自身的相关工作。这样,或许还有可能,靴子一直悬着…
2017年已近年底,江苏省昆山市为了保证该市河流的国省考断面的水质达到国家下达的年度考核要求,12月24日下达紧急通知,要求该市范围内的270家企业全面停产。
12月25日下午,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开发区环监科一位工作人员向澎湃新闻证实了这一消息:通知已下发,正督促企业停产。
该通知称,近期,昆山市的自动监测数据显示,该市的国省考断面水质较差,达标形势严峻,尤其是赵屯断面(劣V类)、振东渡口断面(劣V类)、千灯浦口断面(劣V类)均无法达到省考要求。
为确保昆山市国省考断面达到国家下达的2018年度考核要求,决定对吴淞江赵屯(石浦)等3个断面所属流域工业企业自2017年12月25日起至2018年1月10日期间实施全面停产。到期视水质情况,决定是否延期。对吴淞江、太仓塘、千灯浦沿线闸门全部关闭,泵站禁止排水。
昆山高新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和环境保护局副局长周国华证实了通知的真实性,但表示,厂子并非全面停产,而只是要求产生废水的工序减少排放。
多家企业证实收到停产通知
25日下午,昆山开发区、周市镇的多家企业负责人向澎湃新闻证实,他们已收到全面停产的紧急通知,并按要求已经停产。
“有损失又能怎样,必须按通知要求进行停产。”一位纺织企业的负责人说。
一家外资企业的负责人说,“我们也有收到这个请求。”该负责人说,此前接到过通知,要求减少废水的排放量。该公司排放的废水均已接入当地的污水处理厂。
“通知是真的,但厂子并非全面停产”
昆山高新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和环境保护局副局长周国华告诉澎湃新闻,“通知是真的,但厂子并非全面停产,而只是要求产生废水的工序减少排放,比如清洗工序。如果是汽车装配车间,不用停产的。”
周国华表示,该文件的最终解释权在昆山市环保局。
昆山市一家企业的负责人告诉澎湃新闻,通知明确要求全面停产,也就是说不能排放废水。他的厂区里建有污水池,可以暂存废水,但只能扛三天,三天后必须停产。
他说,厂里的污水此前都是对接到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才排放的。
汪前明说,国家下达的考核要求是赵屯断面和千灯浦口断面的水质都要达到IV类水质,目前昆山市的自动监测结果显示,这些断面的水质还不能稳定达标。
该通知由昆山市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又称“263”)办公室下发。
据2016年12月报道,江苏全省全省开展“263”专项行动,力求用2至3年解决一批影响环境质量改善的突出问题,其中包括,“国考断面水质优Ⅲ比例达到70.2%,劣Ⅴ类水体基本消除”。
“六治”就是重点治理太湖水环境、生活垃圾、黑臭水体、畜禽养殖污染、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和环境隐患。
2017年1月25日,昆山市“263”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成立,金健宏副市长担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办公室下设综合工作组、“两减”工作组、“六治”工作组(分“六治”工作一组、“六治”工作二组、“六治”工作三组)和“三提升”工作组。
前述环监科工作人员表示,2017年12月初,昆山市曾下达过类似的紧急通知,不过那时候只是限产限排,没有这次严格。
材料显示,截至12月3日,昆山市先后下达了关于吴淞江赵屯(石浦)等3个断面稳定达标的“应急管控”、“强化管控”和“扩大管控范围”的三个紧急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