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卫东:原料基地化是瓶片再生企业的木本水源!
2017/10/11 8:31:18 来源:废塑料那些事 关键词:聚风塑料网
2016年11月份,中国合成树脂供销协会再生PET分会会长、浙江华菲再生资源有限公司董事长曹卫东先生在作客CCF时,对“原料基地的转移经历”、“可能变化的政策的应对”、“瓶对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如今“禁废方案”已定、批文停发、原料短缺、价格上涨、加工利用型企业运转艰难的情况下,再次回顾,不禁为曹会长的深谋远虑而赞叹。
华菲董事长曹卫东(右1) 华菲总经理文振国(右2)
提问:听说华菲的原料基地最初是在美国的,后来转到菲律宾去了,这是出于什么考量呢?
回答(曹卫东):
我们起初在美国建工厂,后来又转到菲律宾了。为什么呢?这里面有几个原因。
第一,劳动力原因。
美国劳动力15美金1小时,一天就是100多美金。但在菲律宾刚开始做的时候,劳动力只有100多美金1个月。雇一个美国工人我在菲律宾可以雇30个(菲律宾工人),而选瓶的话12个菲律宾工人就够了。在美国,我设备用得很好,因为那边人工贵,必须得靠自动化设备。
那段时间,选瓶机刚在美国出来,我算是在国内做瓶片的企业里面最早用上选瓶机的。但那时候自动化设备的效率也不高,那台自动化设备选瓶后还得依靠人工再选,就这导致了设备和人工成本远高于菲律宾。
但是美国人的干事态度确实不错,美国乡下的工人比菲律宾比、国内的工人都要好管。他们素质高,工作很自觉——就是价格太高。所以08年基地就停掉了,转到菲律宾去了。
第二,环保原因。
在美国,我基地的污水不能随便排,那边山清水秀。我们的水是接到污水处理厂的,幸亏运气好,我的工厂隔壁,翻过一条高速公路,就是污水处理厂。而且高速公路旁还有涵洞,正好可以通污水管道。如果不是离污水处理厂那么近的话,我是不可能接管道到几百公里以外的污水处理厂去的,我就要依靠罐装运输车了。
再说环保问题。相对欧美国家来讲,东南亚相对环保的要求没那么高,符合当地政府的排放要求就可以了。
最后,资金周转原因。
从回收原料(瓶子)来说,虽然比美国有点高,但还是能接受。这样一来资金周转就比较快,所以在东南亚慢慢做大起来了。
而且第二次建厂有了经验积累,整个设备、配置进行了一轮改善。菲律宾是09年建厂,到现在7、8年了,建设得算是比较好。但刚开始也遇到很多困难,现在慢慢顺了。
我一再说,海外基地,真的很重要。规模化生产里面,基地是非常重要的,没有基地保障,谈不上规模化,因为会受到很多压力。
做再生瓶片企业的根本,就是你必须要有一个原料基地。就如现在大型的中药厂都有自己的种植基地。光做瓶片,没有原料基地,那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综合来说,美国和菲律宾的这几点情况,是我们基地转移的原因。
提问:那目前国家对废塑料进口政策有可能变化的情形下,华菲有什么应对的方法吗?
回答(曹卫东):
这个我们也注意到了。整瓶禁止呀、毛片禁止呀这些传言前年就有消息传出来。传言政策主要分三个:禁止整瓶进口,禁止毛片进口,最后是禁止净片进口。
禁止整瓶进口我们想到这个肯定会实施,因为毕竟整瓶太脏了,所以我们在建设华菲的时候根本没考虑整瓶进口。从环保、社会的角度看,它确实对环境有污染;从经营管理上说,整瓶进口真的很难管理。
整瓶从海外进来,一般是美国、欧洲,质量很难把控。更何况我们菲律宾有基地,无需海外进口,因为菲律宾已经处理好了。
毛片进口,现在主要集中日本,因为日本的劳动力特殊性。那么毛片进口我们也做好应对,我们在日本已经布局布好了。针对日本整个环境的设备体系我们已经在研发、实施过程中。今后,我们去日本生产毛片的集约化设备其实我们已经准备好了,工艺已经到位。地方也都找好了。只等着政策出台了。
这些准备是从今年1月份开始做的。前段时间我也在日本待了很久,考察日本市场,挑选备选厂址。一旦禁止毛片进口的政策出台,我们日本毛片加工基地工厂马上启动,我们在日本那边做成净片再进口。
假如今后政策只允许净片进来,毛片不行,连冷水片也不能进,我们也做好应对了。我们会把菲律宾的基地全部做热水片,现在我们已经在做净片清洗的准备工作。我们打算菲律宾以后的净片全部热水清洗。
那么问题出来了,我华菲怎么办?我华菲的原料是以菲律宾基地为主的嘛。这个我们去年也布局了。我们布局了国内的收购网点。
所以,无论你政策怎么办,我们都已经部署好了对策。整瓶禁止,和我们没有丝毫关系;毛片禁止进口,我们备好了日本货源;冷水片不能进口,菲律宾基地做热水片。03
提问:除了化纤行业,现在有部分企业着眼于瓶对瓶,您有什么看法?华菲会考虑做这个行业吗?
回答(曹卫东):
瓶到瓶,说实在的,现在来说很鸡肋。因为做瓶到瓶几乎没有成功案例,瓶到瓶在国外都是死的,吃螃蟹的都被螃蟹咬了。现在按照市场价格,再生瓶片切片的价格和原生差不多,那你说还能做吗?几乎没有利润空间。
从成本来说,现在做得好的瓶片价格接近切片价格,差个五六百块钱撑足了。但从片到瓶对瓶粒子,加工成本最少要五百。最好的瓶片交给他卖出一加工,反而要亏了,那我还没算到设备折旧、财务等问题。目前这么低的价格下,做瓶到瓶是没有任何优势的。没有政策支持,中国的瓶到瓶是比较难做起来的。
但如果市场的需求量很大,我们做瓶到瓶也是水到渠成的。瓶到瓶,从设备、角度来说其实非常简单,只要有钱都不是问题。最难的把控就是原料。首先要做瓶到瓶,必须要有个原料基地。为什么呢?因为进来的原料参次不齐,你会忙于质量。瓶到瓶,是从“瓶”开始,从瓶的收货开始,就必须是你掌控的。
日本做瓶到瓶比较成功。日本做瓶到瓶的企业的直接收瓶的。他们有包装协会,包装协会是指定这些好的瓶子是必须给某一厂家的,是不进行另外流通的。掌握了最佳货源,再通过处理厂处理成瓶到瓶的切片,才能做到这一点。
但目前我们在做这方面的尝试。为什么前景这么差,我们还要尝试呢?因为毕竟瓶到瓶,是我们再生行业最理想的追求。
但我是在分步走。今年下半年我在德国、在欧洲做设备考察,我发了几顿料到海外去做测试瓶到瓶做到了100%再生循环,现在只做到了70%。作为一个再生企业,这是我们的追求。
我们已经控制住了原料,也就能分出时间去进行瓶到瓶的尝试,在不影响公司业务主体的情况下,作为我们产品的丰富。我们做瓶到瓶不是以经济效率为考虑,而是以企业发展的前瞻性考虑。如果政策在这方面有倾斜,我们马上可以进行相应部署。现在我们的切片的指标已经超出瓶到瓶的标准了。但如果整个围绕瓶到瓶做,风险就很大。
提问:那我们话说回来,华菲目前主打产品有哪些品种?有何优势?
回答(文振国):
我们主要走环保路线。现在在做GRS认证,想配套整个产业链的环保系统,我们是想着把瓶片做得更高端。
华菲现在产品分了很多等级。有的产品从质量上讲是完全替代原生切片,这占到我们产品比例的很大一部分,这是我们所谓的“高端产品”,目前我们很大部分是盯着高端市场。
我们讲环保,是将回收产品用在高端上,注重高指化的应用。但我们也会有一些中端产品,应用的普通的短纤上。我们的产品会细分下去,这也是我们走规模化这条道路后必须做的。因为瓶子会收回来各种质量的都有,我们的设备、工艺细分后,就会产生产品定级。
我们的目标是原生切片能做的,我们再生瓶片都能做。包括超细旦,我们现在已经做到这样了。这点从以前瓶片市场来说是比较难的。可能做个10吨、做个100吨,很多企业也能做到,但要说每个月1000吨、10000吨,并且做到均一性、相对稳定,很多企业就做不到了,这个只有像我们这种原料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企业才能做到。你需要什么品质,我们每个工厂可以按照要求提供不同等级的产品,并且反应很快。产品的统一性可以保证。
我们接下来,水到渠成、顺水推舟的产品也在做,比如再生切片,因为我们已经有了很稳定的瓶片了,所以可以稍微延伸下高品质的再生切片,去替代原生切片。明年年初这个产品就出来了。物理指标已经超过瓶到瓶的,但我们还没去申请瓶到瓶的认证。
回答(曹卫东):
我曾经跟一个客户开玩笑,他说要非常好的瓶片,粘度相对统一。但你知道瓶子各种各样,粘度肯定不一样。但我说“可以啊!只要你出得起价格,你一个品牌的瓶子我都可以给你做。”我们可以做到这样,就是因为原料控制在自己手里。
原料基地化,是瓶片再生企业的木本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