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行业发展趋势:环保塑料 汽车塑料 3D打印材料
2019/5/15 11:07:35 来源:聚风传媒 关键词:聚风塑料网
伴随着低碳经济时代到来,传统材料及工艺已不能满足发展要求,节能环保、轻量化、3D打印越来越成为塑料企业关注的热点,新型材料势必将成为塑料企业的发展方向,从现今塑料行业发展趋势来看,这三大方向将成为未来塑料企业的重点发展方向。
方向一:环保塑料应运而生
受环保力度不断加码,国家对环保再生产业的重视程度逐渐加大,塑料的再生环保更是受到环保人士的诸多关心。目前,作为环保性塑料的生物降解塑料、高科技功能性新型材料和废旧塑料的回收利用等,正成为全球瞩目的开发热点,其中生物降解塑料发展尤为迅速,也使塑料生产商认识到生物降解塑料市场的巨大商机。
杜邦、嘉吉、巴斯夫等知名化工生产商不断以并购、合资的方式进入这一市场。中国作为全球生物降解塑料重要供应地之一,约占全球产能的20%。近几年来,中国生物降解塑料产能的年均增长率超过20%,随着多家企业着手生物降解塑料项目的新建或扩产,产能还将持续提高。
生物降解塑料主要的目标市场是塑料包装薄膜、农用薄膜、一次性塑料袋和一次性塑料餐具,环保意识的增强给生物降解新材料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当然,降解塑料由于在某些性能方面仍有所欠缺,其不可能全部替代现在石化类普通在某些领域的应用。对于降解塑料的市场空间,专家觉得,降解塑料应用于垃圾袋、地膜、购物袋等规模的前景比较看好,而据保守估计,未来中国将有300万吨的需求量。
因此,单就是中国市场就有数百亿的市场空间。 中国是全球塑料制品生产和消费大国,生物降解塑料的研发、生产与应用对塑料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方向二:汽车塑料未来可期
中国是全世界汽车行业制造第一大国,汽车保有量世界第二,汽车年销售量世界第一。尽管我国汽车制造工业使用塑料材料的整体水平还未达到世界领先程度,但无论是乘用车还是货运车每年所需要的各种塑料材料的绝对数量都在数百万吨以上的,大约占全国各种塑料制品年产量的十分之一。
由于环保和节能的需要,汽车的轻量化已经成为世界汽车发展的潮流。尽量使用以塑料为标志的高分子材料是实现汽车减重的最为有效和有力的途径。
此外,塑料汽车零部件比传统金属零部件更具成本优势,且随着日后高性能塑料在汽车领域使用量的增加,其价格必将进一步下跌。
塑料作为新型的零部件材料,不仅能减轻汽车自重,从而降低油耗和减少排放,还能大幅地降低采购成本、提高汽车动力和增强其安全性,最终使汽车在安全和成本两方面表现出更佳的性能。毋庸置疑,塑料在汽车上的应用前景将会越来越广阔。
总部位于美国旧金山的Grand View Research公司在最新一份研究报告中说称,得益于传动系和内外饰应用需求的增长,市场价值有望到2022年达到530亿美元。
美国化学理事会(ACC)塑料分会新发布的车用塑料规划蓝图称,需要更多地展示塑料和聚合物复合材料的能力,以扩大这些材料在汽车应用中的使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行业必将快速发展,这就给了车用塑料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
据韩媒Money Today的报道,伴随着汽车轻量化浪潮的大势所趋,能替代钢材的、具备高强度和加工性的成为了关注的焦点,需求正稳步增长。在此情形之下,韩国化工企业正在加快进军汽车用高性能工程塑料市场。韩国东丽(Toray)先进材料有限公司位于新万金产业园内的群山厂即将正式启用,2018年之前还将增设产线,未来聚苯硫醚树脂的年产能将提至2万吨。SK化工有限公司与日本帝人株式会社合建的蔚山聚苯硫醚工厂计划在今年下半年开始商业生产,该厂可年产1.2万吨聚苯硫醚,今后将增至2万吨。韩国可隆塑胶股份有限公司近日与德国化工企业巴斯夫公司合资在韩国设立新公司,并在可隆塑胶股份有限公司的金泉厂内新建了年产7万吨的设备,计划从2018年下半年投入运行,加上金泉厂现有6万吨的年产能在内,将增至13万吨,两家企业还计划分别投入231亿韩元增产2万吨,因此未来聚甲醛年产能可达15万吨,成为全球最大的聚甲醛生产基地。
韩国化工业界一位资深人士预测,目前塑料在汽车材料的比重仅为10%左右,而高性能塑料市场规模将伴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而不断增长,因此,预计2035年将达到20%。
聚苯硫醚是一种高耐热性、高性能化工材料,可经受200℃以上的高温,广泛用于汽车、飞机等各领域。其中在汽车行业的需求量2020年将达到7.2万吨。
聚甲醛具备高强度、高弹性、绝缘性和化学耐久性,广泛用于汽车、电子电器、医学、施工建设等领域。作为汽车部件材料,主要用于汽车燃料系统部件或安全带。
由此可见,车用塑料市场前景相当广阔,这成为众多塑料企业关注的热门领域所在。
方向三:3D打印材料充满幻想
3D行业权威报告称,过去三年3D打印市场的年平均增长率为27.4%,预计2019年3D打印市场规模将达到60亿美元。其中,在医疗方面的应用市场份额占到15.1%,预计2025年该市场可达到19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超百亿元。
事实上,3D打印行业要想发展,除了3D打印机本身的软硬件之外,决定这个行业的另外一个核心要素就是材料科技。3D打印材料研发和突破是3D打印技术推广应用的基础,也是满足打印的根本保证。
全球知名咨询公司SmarTech公司近期颁布了《未来10年,塑料在3D打印市场的应用预测》,评估了较新的塑料材料种类,包括聚碳酸酯、聚苯乙烯、TPU、PET、PBA、聚乙烯醇、聚甲醛和可替代生物塑料、透明材料、柔性材料,以及纳米增强塑料等。该报告指出塑料将成为3D打印公司的竞争优势。
据市场研究机构Smartech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预计到2018年,全球3D打印材料市场的收入预计将达到25亿美元,到2022年有望增至68亿美元。
SmarTech公司的报告还称,三类塑料ABS、PLA和尼龙将在未来10年继续占据3D打印材料市场的最大份额。预计到2019年,这些材料的市场需求量将达到1.3万吨。
更多的耐用聚合物如TPU、聚碳酸酯和尼龙业将在未来十年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新材料在3D打印中的应用,能够帮助专业人士实现产品不同性能,提供重量更轻、性能更好的零部件料,减少次级安装程序,甚至让客户定制的医疗植入体和牙科解决方案成为可能,这将为相关的细分市场带来更多价值。
目前我国3D打印材料企业众多,但我国3D打印领域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3D打印材料体系,现有材料还远不能满足3D打印的需求。因此,开发更为多样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3D打印材料是该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
免责声明:本文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或来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卓商塑料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卓商小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