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欢迎访问聚风塑料网!

禁限塑风口 市场完善还需要一个过程

2021/4/28 11:45:07 来源:聚风传媒 关键词:聚风塑料网

从生物可降解性能和原材料的角度,塑料制品可分为生物基塑料和石化基塑料

可降解塑料可分为生物基和石化基两类:生物基的代表是聚乳酸,简称PLA;石化基的代表是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简称PBAT。PLA每吨价格在今年3月中旬已经报价34000元/吨,PBAT去年12月初为23000万元/吨,今年3月中旬已经报价35000元/吨。不断涨价的可降解材料正在诠释火热的市场!


从“限塑”到禁塑  范围更广、操作性更强

 

早在2007年,我国就发布了“限塑令”,但是效果有限。2020年1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公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这是“限塑令”的升级,不但范围更广,可操作性也更强。

 

此次“禁塑令”分2020年、2022年、2025年三个时间段,明确了各阶段的任务目标。到2020年,率先在部分地区、部分领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到2022年,一次性塑料制品消费量明显减少,替代产品得到推广,塑料废弃物资源化能源化利用比例大幅提升;在塑料污染问题突出领域和电商、快递、外卖等新兴领域,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塑料减量和绿色物流模式。到2025年,塑料制品生产、流通、消费和回收处置等环节的管理制度基本建立,多元共治体系基本形成,替代产品开发应用水平进一步提升,重点城市塑料垃圾填埋量大幅降低,塑料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意见》将电商、快递、外卖等新兴领域作为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并提出具体要求。例如到2020年底,全国范围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景区景点的餐饮堂食服务,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到2022年底,县城建成区、景区景点餐饮堂食服务,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到2025年,地级以上城市餐饮外卖领域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消耗强度下降30%。

 

在快递塑料包装方面,《意见》具体要求到2022年底,北京、上海、江苏、广东等省市的邮政快递网点,先行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袋、一次性塑料编织袋等,降低不可降解的塑料胶带使用量。到2025年底,全国范围邮政快递网点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袋、塑料胶带、一次性塑料编织袋等。

 

在《意见》出台后,全国多个省份也陆续发布了当地的禁塑政策,各省的禁塑节奏也类似,均为2020年在几个主要城市试点,2022年推广全省,2025年达成全省禁塑的目标。这次的禁塑政策,分时间段、分地区、分场所的一步步渐进,持续性实施。

 

对于可降解塑料的概念,发改委也进行了首次定义。2021年2月9日,国管局办公室、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三部门发布《关于做好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在这份文件中,明确说明,不可降解材料是指含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聚氯乙烯(PVC)、乙烯-醋酸乙烯(EVA)、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非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也就是说,可降解材料不能含有PE、PP、PS、PVC、EVA、PET。

 

可降解塑料风口 市场热闹

 

禁塑令之后,传统塑料制品的替代产品主要是纸制品和生物基产品。在今年开年来的塑料相关展会上,可降解吸管、可降解餐盒、可降解奶茶杯等产品都备受关注。记者在展会上看到,可降解产品多为一次性产品,塑料袋,餐盒,饮料杯等,也有一些企业的产品领域涉及到玩具、家装、医疗领域。

 

走访的企业中,有成立有二十多年的企业,也有成立时间比较短的三四年时间的企业。多数企业表示,产品出口到国外市场多一点,特别是欧美地区。不过近年来,国内禁塑令陆续发布,市场需求在不断扩大,广东波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告诉记者,在海南实行全面禁塑令后,这块地区的订单量多了很多。在东莞市汇林包装有限公司业务经理陈秀香看来,国内市场要成熟的发展起来,还需要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需要政策的进一步推进,看来未来的国内市场。

 

随着“禁塑令”的落地,传统塑料的替代产品将释放出庞大的市场容量。我国是全球塑料消费大国,塑料消费量占全球的比重达15%,根据Grand View Research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塑料包装市场规模541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我国塑料包装市场规模将达到698亿美元,按照可降解塑料替换率为30%计算,预计2025年我国可降解塑料市场规模约为209亿美元,总体看来,我国可降解塑料市场前景广阔,行业发展可期。

 

目前国内各省的禁限塑政策正在逐步发布,面对严峻的环境保护问题,可降解塑料制品是必然趋势,激发了新一轮市场竞争,使得企业蜂拥而上。企查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共有1.2万家可降解相关企业,2020年新注册企业2965家,同比增长55.3%。从地区分布来看,云南省以891家企业排名第一,广东、安徽分列二三位。根据数据,近十年可降解相关企业注册量不断增长,2017年注册量突破了1000家。此后几年行业规模增速明显,2019年注册量为1909家,同比增长了18.1%。2020年全年注册量为2965家,同比增长了55.3%。

 

传统塑料陆续退场带来广大的市场缺口,不少上市公司也在加速布局可降解领域:

 

金发科技

目前拥有生物降解聚酯合成产能 6 万吨,产品涵盖 PBAT、PBS、PLA树脂及相关改性材料。在建的6万吨PBAT生产线将于年内投产,此外年产3万吨PLA合成线预计2021年第四季度建成。

 

恒力石化

近期,恒力石化年产90万吨PBS类生物可降解塑料项目签约上线。2020年12月25日,恒力石化年产3.3万吨PBAT/PBS类生物可降解聚酯新材料项目一次性开车成功。

 

瑞丰高材

日前,瑞丰高材公告,拟投资不超过2.3亿元建设年产6万吨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PBAT(二期)项目,预计于2021年第三季度竣工。

 

金丹科技

去年底,金丹科技控股子公司金丹生物的丙交酯项目投料试车。金丹科技是国内乳酸领域的龙头企业,拥有12.8万吨产能,占全国产能的42%,也是全球仅有的三家产能超过10万吨的乳酸生产商之一。

 

长鸿高科

去年底,长鸿高科60万吨全生物降解热塑性塑料产业园项目落户嵊州。这个总投额50亿元的项目分二期进行,每期30万吨/年,总建设周期5年,一期首次投资10亿元,建设10万吨可降解材料生产线,最快有望在2021年6月建成投产。

 

中粮生物

设计产能为聚乳酸原料和制品3万吨/年,已经实现量产。通过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中粮科技已经掌握可降解生物材料全产业链生产工艺和加工技术,万吨级丙交酯项目正在稳步推进。

 

海正生物

2020年12月海正生物公告,年产3万吨聚乳酸(PLA)项目成功投产,目前海正生物PLA总产能将达4.5万吨/年。

 

山东瑞丰

山东瑞丰年产6万吨的PBAT生物降解塑料一期项目计划于2021年6月30日前竣工。

2020年10月24日,山东瑞丰与上海聚友化工有限公司就年产30万吨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PBAT项目,拟达成初步合作意向。2021年2月2日,山东瑞丰发布公告,加建年产6万吨PBAT二期项目,年产6万吨PBAT一期项目和本年产6万吨PBAT二期项目全部投产后,将达到12万吨PBAT产能。

 

道恩股份

2021年1月17日道恩股份发布公告,拟计划投资建设12万吨/年生物可降解树脂(PBAT)项目。

 

三房巷

日前发布公告称,三房巷全资孙公司兴佳塑化拟在三房巷工业园区内投资建设年产12万吨可降解新材料项目。

 

 

风口之下  降解塑料市场存在的问题

 

我国生物全降解塑料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不少问题和短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内外生物全降解塑料行业缺乏统一的标准。市场上出现大量打着“生物降解”旗号的“伪降解”产品。这类“伪降解”塑料崩解后会形成大量的塑料碎片,带来的环境污染十分严重且难以治理。记者在展会走访时,听到有塑料制品企业说自己出口到国外的可降解塑料产品被告知不能降解,希望能在展会上找一些新的原料供应商。


二、限塑、禁塑立法和执法力度有待加强。我国虽然陆续出台了限塑、禁塑令,但大部分是以意见或通知的形式下达,法律强制力不强。近几年,我国的快递、外卖行业等飞速增长,拉升了对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的需求量,然而目前仍未出台具体的限制快递、外卖等行业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使用的措施。


三、核心技术专利方面发展滞后,要整合资源,重点在新材料“卡脖子”领域,进行投资和布局。

 

在今年的两会上,关于生物可降解塑料,各行各业的代表们都提出了卓有远见的提案和建议。


1、全国人大代表、金发科技董事长袁志敏计划提交了关于“十四五”期间加强塑料污染防治工作以及进一步加强白色污染治理、加快推广全降解塑料建议:

 

一是对生物全降解塑料及制品列入强制性认证,坚决防止“伪降解”的“可降解塑料”进入市场,规避其产生的微塑料等带来二次污染,从源头解决废杂塑料包装物的污染问题。

 

是鉴于生物全降解塑料的环境友好性及大幅降低不可降解塑料的环境治理成本,建议国家在财税政策上给予支持,例如:参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资源综合利用及产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给予生物全降解塑料及制品产品增值税70%以上的退返,以降低推广成本。

 

三是对“光氧降解”,“啃塑剂”以及其他传统聚乙烯或聚丙烯添加剂降解等带有“降解”字样的具体一次性塑料制品,不论是否有国家标准,地方标准,或企业标准对产品进行定义和界定,但事实上并不符合现有生物降解或其他已实际颁布具有降解规范制品产品,建议国家发改委将其列入淘汰产品目录,并明令禁止此类产品用于一次性塑料制品,避免不法商家扰乱市场。

 

在市场利益的诱惑面前,总会有不良商家钻空子,在相关规定进一步完善后,定会筛选掉不合格的产品,让市场良性发展。

 

2、全国人大代表、新乡白鹭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邵长金针对推动生物可降解材料发展和应用的提出做好顶层设计、支持技术攻关、打造应用示范以及加强宣传的建议。

 

3、全国人大代表、联泓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月明连续两年提出了关于推动可降解材料产业发展的建议,针对可降解产品结构不合理,一些关键核心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高端产能不足,低端产能面临过剩的风险等问题。他认为还需要国家加强产业引导,完善标准体系,进一步加大对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支持力度。

一是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二是发挥新材料平台型企业优势,开展平台创新,培育新的增长点;三是整合资源,重点在新材料“卡脖子”领域,进行投资和布局。


结语:

 

全球环境保护日益严峻,塑料污染占了相当大一部分,环保可降解塑料是必然发展方向。从市场逐渐起步到成熟完善需要一个过程,产品工艺,产品价格,禁限塑政策的推广,产品标准的制定都影响降解塑料在市场上开花。任何事物从发展到成熟都不是一蹴而就,正所谓欲速而不达,期待市场的不断完善。


在期待市场完善的过程中,技术创新是解决塑料污染问题、实现塑料循环利用的根本途径。应从塑料包装的循环使用、再生利用以及生物可降解塑料三方面入手,围绕开发高性能可重复使用材料、单一化易回收材料、回收改性材料、可降解替代材料等关键核心技术进行全方位技术攻关。产业链上塑料原料生产企业、塑料制品行业以及终端用户共同致力于从研发、设计、制造、消费后全方位提供最佳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阅读
登入后,聚塑网将会依据您的阅读习惯推荐您感兴趣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