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的转型与升级 模具行业所向披靡
2018/9/30 0:00:00 来源:塑商汇 关键词:聚风塑料网
《中国制造2025》作为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明确提出了“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的基本方针,强调坚持吧可持续发展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着力点,走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
是塑料零部件及其制品行业的重要支撑装备。绝大部分塑料制品的成型都依赖于塑料模具,因此塑料制品行业的快速发展对塑料模具行业形成了旺盛的市场需求。尤其是近年来,我国汽车、家电等主机行业快速发展,产能持续增加,同时随着技术进步,塑料零部件使用比例持续上升,直接推动了我国塑料模具行业的快速发展。
相关数据表示,目前塑料模具已占据国内模具总产值的45%,成为最主要的一种模具产品。2005-2015年,我国塑料模具销售额由275亿元增长至81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12%,2016年有望增长到900亿元。由于我国塑料模具在数量、质量以及技术能力等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产品主要集中在中低档模具市场,使得近年来国内所需的塑料模具产品进口量持续增长。尽管从整体上我国塑料模具行业保持了进出口顺差的格局,但国内所需的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的高档模具产品每年仍需进口,对我国汽车、家电等主机行业长期发展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模具是工业生产的基础工艺装备,涉及机械、汽车、轻工、电子、化工、冶金、建材等多个行业,被称为“工业之母”。近年来,随着模具种类和要求的提高,模具标准件已经成为模具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条件,品种多、分类细是目前模具标准件的主要趋势。传统的标准件品种越来越多,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新的功能结构标准单元与具有更多制造柔性的标准件也越来越重要,成为新技术和创新提升竞争力的新方向。模具厂要求日新月异,模具的难度越来越高,模具除了具有自动送料、冲压成型、叠片计量、厚度分组、铁芯组合和产品输出、铰链装配连接等功能,又出现了复杂运动结构、模内加热、锻压、局部热(组织)控制、模内焊接、攻丝、局部注塑、模内切割、模内检测等工艺组合过程。且在商业模式上,目前许多模具企业也纷纷对接互联网,积极打造“模具制造+互联网”模式,有力地推动了模具行业的转型与升级。
近日,全国模具行业首个专业指数——黄岩·中国模具指数在第121届广交会上由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中国模具工业协会、浙江台州黄岩区政府等联合正式发布,这意味着作为“工业之母”的模具行业,有了价格指数和产业景气指数“风向标”。黄岩作为“中国模具之乡”,共有模具企业2000多家,营销网络遍布全国,产品外销104个国家和地区,2016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50亿元,销售额95亿元,并带动其他相关行业创造产值近500亿元。会上,中国模具工业协会会长武兵书表示:现代制造业的发展,往往取决于模具工业的发展水平。此次发布的指数体系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研发,是一种国际通行的方式,填补了我国对模具发展水平进行量化测评的空白。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刘春也表示:目前我国每年进口模具约占市场总量的15%左右,已超过25亿美元,是世界最大的模具进口国。通过发布模具指数,建立产业发展状况综合评价体系,可以掌握智能模具产业整体发展态势,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增强国际竞争力。
近两年来,中国国内的模具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进步,主要表现为模具集成制造单元与技术的普及;商业互联网向模具及其产业链延伸;3D打印在模具制造中的广泛应用;模具的智能化;轻量化新材料与大型塑料模具的出现与优化;大型级进冲模技术的成熟,高速高可靠性成为精密级进冲模的重要特征;模具标准件趋于精细化等特点。
【结语】智能制造,从专案开始,到成型试模,包含了很多的东西,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其重点在于要从模型开始控制,才有办法将整个工厂的管理做起来,将自动化转化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