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30万吨二氧化碳基生物降解塑料项目 助力解决“白色污染”
2018/9/30 0:00:00 来源:聚风传媒 关键词:聚风塑料网
吉林30万吨二氧化碳基生物降解项目奠基 助力解决“白色污染”
从中科院官网获悉,4月19日,30万吨/年二氧化碳基生物降解塑料项目在吉林化学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举行了奠基仪式。该项目落户在博大东方新型化工(吉林)有限公司。该公司系香港博大东方集团旗下的吉林万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与长春应化所创办的合资企业,是一家专业从事C研发、生产、销售及应用技术开发的高科技企业。该项目总投资30亿元,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项目采用长春应化所聚碳酸烯丙酯(PPC)生物降解塑料第三代合成技术,该项科技成果具有国际领先水平,产业化后不仅为解决世界难题“白色污染”找到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也为二氧化碳的有效利用找到了最佳途径和方法。
该项目以生产高分子二氧化碳基生物降解地膜为主,在多个省市进行了多种作物田间试验,2015年、2016年的试验数据显示,玉米、蔬果等大田作物增产5%至10%,经济作物增产10%以上,农作物增产增收效果明显,已具备大面积推广和使用条件。
PPC第三代合成技术诞生于“中国应用化学的摇篮”之称的长春应化所,是中科院生态环境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科学家团队20年攻坚克难的结晶,曾获中科院科技贡献奖,拥有多项国际和国内专利。据了解,由该技术生产的生物降解地膜已通过多个省市进行多种作物田间试验,2015年、2016年的试验数据显示,玉米、蔬果等大田作物增产5——10%,经济作物增产10%以上,农作物增产增收效果明显,已具备大面积推广和使用的条件。
据介绍,高分子二氧化碳基生物降解塑料系列产品具有五大优势:一是采用二氧化碳为主要原材料,成本大大低于其他生物降解材料;二是制品阻气性高,防水性强,透明度好,断裂伸长率高;三是生物降解性好,兼具有光降解性能;四是加工性能良好,一般的吹膜机械具有普适性;五是应用领域广阔,可用于农用地膜、环保购物袋、快递包装、医用敷料、食品包装、垃圾袋等的生产。
资料显示,随处可见的残留地膜、塑料包装用品,大多是石油基化工原料制品,其寿命长达百年以上。处理这些白色垃圾,挖土填埋不起作用,高温焚烧则会产生二恶英等化学致癌物。“白色污染”正在侵蚀着我国18亿亩耕地,事关13亿多国民及子孙的生活质量与国家的粮食安全。如不改弦更张,100年后将无优良耕地可种,更谈不上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