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塑料回收体系日益健全 再生行业转型势在必行
2018/9/30 0:00:00 来源:塑商汇 关键词:聚风塑料网
目前,废弃交易场所遍布中国,已经形成一批较大规模的废弃塑料回收交易场集散地和加工聚集地,主要分布在广东、浙江、江苏、山东、河北、辽宁等塑料加工业发达省份。废弃塑料来源在中国,废弃塑料的主要来源包括塑料薄膜、塑料丝及编织品、泡沫塑料、塑料包装箱及容器、各种日用塑料制品、各式各样的塑料袋和农用地膜等等。2004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塑料薄膜产量为365.89万吨,其中农膜72.87万吨;塑料丝及编织品202.39万吨;泡沫塑料85.95万吨;塑料包装箱及容器84.54万吨;日用塑料制品224.78万吨;其他塑料制品415.71万吨。2004年中国非纤用T产能约280万吨,产量约120万吨。这些产品在使用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被废弃,是废弃塑料产生的主要来源。另外,在汽车及电器商用领域应用较广,品种多而复杂。汽车用塑料年用量已达40万吨,电子电器及家电配套用塑料件年用量也达到100多万吨。随着这些产品逐渐进入报废期,成为废弃塑料不易处理的一个重要源头。2000~2004废弃塑料进口审批与实际进口量统计数据废弃塑料社会拥有量2004年中国合成树脂产量为1791.0万吨,进口量为2131.0万吨,出口量为108.7万吨,塑料原料表观消费量为3813.3万吨;塑料制品出口量为1000多万吨。2004年国内废弃塑料年产生量若按2800万吨的25%估算约为700万吨,再加上进口的废弃塑料400多万吨,而废PET瓶的回收率高达90%以上,约有100万吨。我们估计国内废弃塑料的社会拥有量约为1200万吨。这些废弃塑料的存放、运输、加工应用以及后序处理如果管理不好,势必给环境带来压力。废弃塑料处置方式可以回收利用是塑料的重要特点之一。
多年以来,中国废弃塑料的回收处理方式主要以人工从垃圾或其他渠道回收,集中后再进行分类、加工处理的模式为主,到目前为止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仍然很有效,使得废弃塑料的回收利用程度比较高。但是,对于目前塑料制品原料属性及其性能多样化的现实,如塑料专用料品种增多;为了让塑料有更高的使用要求、增加其使用用途而使塑料制品复合化和功能化;塑料的交联固化等;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塑料制品的回收利用难度增大。废弃塑料制品要想取得理想的回收效果,就必须对其废弃材料进行鉴别分类,如果是复合材料还要进行分离。随着改性塑料制品日渐增加,采取新的回收处理方式和技术变得越来越重要。有报道介绍,巴西、日本等国采取将复合薄膜粉碎后用溶剂将不同种类的塑料成份分离后再进行处理,这种方式显然成本很高。让人们都树立起良好的环保意识,对其废弃塑料及环境垃圾采取科学分类的处置,是回收利用废弃塑料行之有效的首要的处置方式。废PET的回收现状较好。由于中国目前未清洗PET废瓶回收价格在5500-6000元/吨左右,所以城 里的废PET瓶全被拾荒者拣走。这种瓶的清洗回收率一般在10%-20%不等。
再生塑料行业存在的问题尽管中国再生塑料行业起步较早,整体规模也较大,但是,从行业发展来看,还存在多种问题:其一,全社会对这个行业缺少理性认识和政策扶持。主要表现在:人们环保意识普遍不强,对废旧塑料再生利用的认识不足;民众普遍认为用再生塑料制成的产品是劣质产品;国家缺乏对废弃塑料回收利用行业和再加工企业扶持的具体政策;现实情况是回收加工企业不仅得不到国家政策的支持,反而受到很多限制。其二,行业协会刚成立不久,对行业的协调规划作用还未充分发挥出来。中国塑料工业协会再生塑料专业委员会2004年才成立,目前还缺少有专业经验的专家、学者为其规划发展,行业协会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其三,原材料价格飞涨。由于国内废PET回收处理能力及国内废PET瓶源无法满足生产能力的过度扩张,原料已变成该行业发展的一个瓶颈。以做三维中空的瓶片价格来看,2001年为4000元/吨左右,目前涨到8300元/吨左右,翻了一番还多。其四,行业利润大幅下滑。2005年以来,许多企业面临亏损局面。不算劳动力、运输、生产辅料成本的增加,仅原料价格暴涨一项已使全行业处于微利状态。五,引发国际贸易争端。从2002年开始,许多企业已将国外 场纳入企业 场拓展的视野,由于这一 场初期利润较为可观,引发众多企业加入,从而加剧了价格恶性竞争。再生塑料行业面临政策机遇法律环境正向着有利于资源再生利用的方向倾斜。中国政府日益重视创建节约型社会,按照循环经济的思路去发展经济,人大立法正在加快有关法律体系建设。
4月18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四次会议上,固体废物的回收利用再被提及。
几天之后,第三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工作全面启动,7个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天津、山西、辽宁、安徽、福建、湖南、贵州7省市,开展环保督察。
这两则消息让再生塑料行业从业者的心情颇为复杂。
再生塑料行业转型势在必行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再生塑料分会秘书长王永刚告诉记者,2014―2016年,再生塑料行业的产能略有下降,这和我国日益加大环保力度密切相关,一些小企业逐渐被淘汰出局,整个行业实际开工率不到50%,产能没有释放。
从2016年开始,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目前,这股风暴并没有停歇的迹象,反而有越刮越猛的态势。业内人士判断,未来的三年内,塑料小作坊停产、关闭、转行的比例应该在70%以上,数十万人将离开这个行业。王永刚认为,宏观政策和市场环境将迫使再生塑料行业转型。
ZZ91再生网总经理刘宁也深刻感受到了这股转型的力量。在他看来,再生塑料行业转型给再生网带来了挑战,也创造了机遇。“2005年,再生网注册会员以50、60后为主,企业对低成本商机的获取需求强烈。现在,80、90后成为主力,他们的网络意识非常强,对网站、A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再生网资料显示,移动端的访问量占整个平台访问量的80%,移动端支付占整个平台支付的95%。今年4月,再生网从服务模式、服务内容、资源整合、品牌形象四个方面展开,实现从信息平台向交易平台的B2B2.0升级。“再生网升级,现在是最佳时机。”刘宁说。
再生塑料行业的产品都是非标准化的,企业小而散,这给整个行业的发展带来困难。但刘宁认为,这种特点更需要像再生网一样的交易平台为行业提供信息资讯、撮合交易、支付、物流、金融等多维服务。
“再生塑料行业每年回收塑料2600万吨以上,相当于节省4000多万吨的石油,减排600多万吨二氧化碳。我们这个行业是一个低碳环保的行业。”王永刚反复强调,从工艺和技术上来讲,我国和发达国家已经没有差距,制约我国再生塑料利用和行业发展的问题不在后端,而是在前端――垃圾分类和体系建设。“现在国家对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支持力度很大,2015年5月开始实施增值税50%返还政策。如果前端问题得不到解决,这些政策就无法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