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临挑战 中国仍是全球塑料行业驱动力
2018/9/30 0:00:00 来源:塑商汇 关键词:聚风塑料网
从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到中国国内生产成本不断上升,中国制造业面临着种种挑战,但中国仍是全球最大的市场,也是推动工业增长的重要动力。
根据咨询公司IHS Markit 1月份的一份研究报告数据显示,在2021年,中国将占到全球聚合物市场需求总量的一半以上。
但是,经济放缓已经产生了影响:德国是中国最大的塑料和橡胶机械供应国,其出口在2015年下降了19%,在2016年下降了4%。然中国仍是德国第二大出口国,仅次于美国。中国国内制造业和塑料行业的升级换代,也让外国供应商寻找到了机会。
例如,德国制造商克劳斯玛菲集团表示,克劳斯玛菲在中国的年度销售增长率为两位数。去年,总部位于北京的中国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收购了克劳斯玛菲,中国化工集团的高管们表示,作为中国化工的一部门,他们可以进入国有企业,而在以前,这些企业很难将产品销售给国有企业。
克劳斯玛菲中国区首席执行官崔小军表示,中国对高质量的追求给德国供应商创造了机会。
崔先生说:“中国正在崛起的中产阶级要求更精密、质量更好的产品,这需要更好的机器来生产。企业在生产力上竞争,因此,引入正确的自动化解决方案可以帮助我们的客户取得更好的结果。”
Toni Bernards,德国挤压设备制造商Battenfeld-Cincinnati集团在中国的业务首席执行官,他说,中国公司对工业4.0技术如何提高他们的生产效率感兴趣,但与欧洲或北美公司相比,他们的优势并不明确。
中国政府主导的工业升级项目名为“中国制造2025”,呼吁到2020年将工业机器人的使用量从现在的每万人49个提升到每万人150个。
相比之下,根据德国法兰妇科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数据显示,目前世界平均水平为每10000名工人中有69名为机器人,而美国机器人国际联合会则称,美国每10000名员工中有176名机器人。
克劳斯玛菲首席执行官Frank Stieler表示,中国生产商对更多的自动化技术感兴趣,但他们需要了解如何充分利用这些技术。
他说:“我们在中国谈论这个话题的客户数量较少,但由于劳动力短缺和合格劳动力短缺,中国的需求和压力非常大,但目前实际获取的技术尚未到位。”
深圳市美好创亿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可能是中国设想的产业升级的典型代表。
这家私人控股的深圳公司表示,在过去5年里,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使其销售额增长了两倍多,而员工人数仅从600人增加到1000人。
三年前,该公司成立了一个100人的研发部门,由于全球客户希望将其在中国以外的地区实现多元化生产,以规避风险,公司在马来西亚投资了一家新工厂,拥有22个昂贵的新型德国成型机。
在今年5月16日-5月19日于广州举办的CHINAPLAS国际橡塑展上,美好创亿业务发展总监冯媛接受采访是说:“我想说的是提高生产率的几个原因。第一便是自动化与技术。”
他表示,该公司也在更多地使用昂贵的高空腔,提高了单台机器的生产能力。
市场挑战
然而,随着中国制造业的部分放缓,中国还是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香港大型机械制造商和塑料加工商大同机械企业有限公司2016年销售额下降8.5%,下降至2.814亿美元,利润下滑14%。
由于生产成本上升、人民币汇率波动以及融资问题,该公司关闭了以及塑料加工厂,并对工厂进行精简,将员工人数从4400人减少至3600人。
然而,不仅仅是中国企业面临着挑战。总部位于北京的美国商会在4月份的一份报告汇总称,2017年将是“美国企业在中国面临的最具挑战性的一年”,原因是经济增长放缓,中国对外国公司的投资政策收紧,以及两国的政治转型。
但是塑料供应链中的其他公司表示需求仍会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