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势汹汹 降价匆匆 原料行情为何如此纠结?
2017/9/26 0:00:00 来源:塑商汇 关键词:聚风塑料网
9月份原料行情涨也汹汹,去也匆匆,至9月最后一周,随着线性期货盘中震荡,多空拉锯,现货行情缓慢止跌,就节前行情来看,下游工厂存在补库要求,但生产企业及贸易商节前去库存任务较重,受以上两种因素制约,现货价格预计涨跌空间不大,在目前价位横盘整理可能性较大。
:2017年三季度国内聚乙烯行情先涨后跌,7月1日至9月5日,为行情上升阶段。此阶段,伴随着神华宁煤开车预期,同时需求提升预期支撑更为强劲。另外,严厉的环保政策对行情喜忧参半,一方面,环保压制下部分中小企业停工停产,另一方面,再生料逐步退出市场,为新料需求带来一定增长。
之所以在农膜需求旺季形成“速涨快跌”局面,其中两大因素不可忽视,一是人民币升值,二是套保商推波助澜,这两者在以后的市场中也将起到一定作用。
从5月份人民银行在汇率定价上引入“逆周期因子”后,人民币出现了加速向上的态势,9月以来,人民币涨势如虹,人民币升值,进口资源成本降低,进口规模扩大。2017年8月国内PE进口104.7万吨,同比涨22.03%,其中高压23.2万吨,低压53.5万吨,线性28万吨。累计进口753.63万吨。进口PE多以一般贸易形式为主,人民币升值无疑为进口商带来利润的增加。但从另一个侧面来看,人民币升值间接削弱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国内塑料制品出口量近两月连续出现负增长,环比回落。
:进入9月下半月,PP迎来了黑色下跌,截止上周五跌幅继续扩大,华南地区跌幅扩大至550元/吨,其他大区主流下跌幅度在200-300元/吨,华中大区资源相对紧缺,降幅稍小。市场一度进入恐跌状态,套保商低价抛货冲击,市场进入“比跌”模式。
期货的突然下跌打压,市场高位盘整行情出现了大幅度下滑,从现货市场的价格走势也可以明显的看出,在9月中旬前期的拉涨行情基本结束,而长期的高价支撑,使得市场观望气氛加重,成交量疲软。金九银十违约,市场人士苦不堪言。随着新装置的不断投产,供应结构将发生变化,石化垄断地位被动摇,利空集中下,市场价格下滑成为必然。
对于节前市场,从需求方面来看,虽环保持续重压,但环保风也使得市场更加规范化,通过整顿也可以倒逼企业转型升级,同时行业对于废塑料的禁令部分需求转移至新料,需求转移也可拉动部分下游需求。在这价格的连续下跌,在低位工厂进行小量的补仓,且下周面临国庆小长假,将出现集中备货潮,现货有止跌迹象,反弹空间不会太大。
:从需求方面来看,虽环保持续重压,但环保风也使得市场更加规范化,通过整顿也可以倒逼企业转型升级,同时行业对于废塑料的禁令部分需求转移至新料,需求转移也可拉动部分下游需求。在这价格的连续下跌,在低位工厂进行小量的补仓,且下周面临国庆小长假,将出现集中备货潮,现货有止跌迹象,反弹空间不会太大。
上周,国内 PVC 行业开工率小幅提升,至 9 月 25 日,PVC 行业整体开工率在 66.60%。9 月中下旬,国内 PVC 社会库存有下降趋势,在 9 月 22 日,华东地区 PVC 社会库存下降在 12.3 万吨上下,较下周减少-3.9%。华南地区 PVC 库存下降在 4.6 万吨上下,较上周减少 3000 吨左右。近期随着 PVC 市场一路大跌,南方市场 5 型料低价竞争激烈,特别是华东市场,多数较大有话语权一手商基本跟随期货盘面点价销售,部分存在低为大宗商品客户提供全面、专业的一体化交易解决方案价抛货,是库存下降的主要原因。
PVC季节性因素表现已不似以前那么明显,但该因素并不能完全被忽略,旺季时期的刚需还是存在的。虽然当前PVC走势已经脱离基本面影响,但成本仍将是影响后期市场走势的关键。随着国庆及中秋长假的来临,部分操作者或会提前退市,另外随着“十九”大召开时间临近,环保检查压力预计有所增大,下游需求预期减弱。
对于10月份行情,从9月末来看,社会库存较高,国内石化库存累积较为明显,套利商节前出货不畅,高库存的消化仍有待于进一步观察需求提升情况。
整体看,虽然10月仍是传统需求旺季,但9月“旺季不旺”再一次粉碎了传统需求理念,市场整体信心不足。国庆小长假工作日减少等因素,预计10月初各方以促进销售控制库存为主。随着价格不断走低,低价位可能将吸引部分需求恢复,预计10月份行情前低后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