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国不买美国国债算不上什么 总有人买
2018/1/11 0:00:00 来源:凤凰国际iMarkets 关键词:聚风塑料网
有关中国可能减少购买美国国债的说法,让本来已经承受压力的债券市场更加战战兢兢。放心,中国已经这么做了,没人在乎。
中国的美国国债持有量与美国国债价格走势之间的关系真的微不足道。虽然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外国债主,但其美国国债持有量的变化对于整个市场而言只是九牛一毛。
去年前10个月,中国增持1310亿美元美国国债,即每月增持130亿美元。但是,仅仅是一级交易商之间的美国国债日交易额就超过5000亿美元。虽然中国的实际购买量可能高于官方数据,因为该国可能通过比利时等地的账户掩盖行踪,但真相依然是,海洋太大,一条鲸鱼掀不起波澜,即使是中国这条大鱼。
甚至可以说,中国减持有时可能压低收益率,而不是推高收益率,如图所示。当中国央行在2016年初出售其外汇储备中的美国国债以抵消资本外流时,可能帮助刺激了担忧中国崩盘的投资者的避险需求。随着中国经济2016年下半年开始复苏,中国央行恢复买入美国国债,收益率则小幅上升。
从大局看,中国积累外汇储备——买入美国国债——的鼎盛时期早已是陈年往事。
私人投资者和政府购买海外资产只是一国经常项目盈余的一个镜像。对于像中国这样一个积极管理汇率的国家来说,这两个账户之间的差别是外汇储备的变化。当资本外流超过经常项目盈余时,中国央行必须出售储备(和美国国债)以保持货币稳定,反之亦然。
随着经济结构转型,从依赖出口和投资的增长模式转向基于消费的增长模式,中国的经常项目盈余占GDP的比重已经从2007年的10%下降到仅1%。除非外资流入突然暴涨,或者当局对人民币实施大幅贬值——后者违背建设消费驱动型经济的愿望——否则中国近期不可能大量增持美债。
事实上,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从2002年初的780亿美元,最高在2013年达到1.3万美元。自2010年以来一直徘徊在1.2万亿美元上下。过去7年来,市场的背后就是这个情况,几乎没有人注意到中国的逐渐匿迹。
当然,如果中国奉行多元化政策,从美元资产转为其他资产,则又是另外一回事。虽然这最终可能发生,但过程将是渐进的。
毕竟,作为中国持有的主要外国资产,抛售美国国债并不符合自身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