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之密由主机制造商 向解决方案提供者蜕变
2019/5/15 12:53:37 来源:聚风传媒 关键词:聚风塑料网
伊之密由主机制造商 向解决方案提供者蜕变
记伊之密举办首届先进成型技术连接大会暨十五周年庆典
随着11月15日下午,伊之密在顺德容桂总部召开媒体见面会,为期7天的伊之密首届先进成型技术连接大会暨十五周年庆典拉开了大幕。“YIZUMI CONNECT 2017”涵盖注塑&高速包装系统、压铸&机器人自动化、橡胶、供应链等四个专场活动,共汇集了伊之密客户、合作伙伴、媒体等群体近1500人参会。据介绍,伊之密先进成型技术连接大会今后将每三年举办一届,志在持续推动行业的进步和发展。作为塑料行业资深专业媒体,传媒应邀出席了媒体见面会及注塑&高速包装系统先进成型技术连接大会。
连接中欧 向解决方案提供者蜕变
11月15日下午,在位于伊之密顺德容桂总部的伊之密体育文化公园,伊之密董事总经理甄荣辉接受了国内十多家塑料以及相关包装、汽车专业的媒体群访。甄总就举办先进成型技术连接大会的初衷、目的以及如何让先进成型技术在中国落地生根进行了详尽阐述。
Q1: 离“让中国的装备技术跟世界同步”的企业目标还差多远?
甄荣辉:单从涉及到配置、性能、品质的主机制造角度来看,我们中国的装备都已经可打80分以上。但是一讲到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也许连门都还没入。
当今欧洲最大的集团有260多个工程师,他们的工作重点是潜心于所谓的工业应用方案。比如针对汽车配件产业,他们会细分为车灯、仪表盘、发动机盖内系统、汽车电子等领域,每一个细分都有其工业特性。工程师深入到某个应用场景中研究应用特性,且能够与客户形成互动,进行专业的沟通。而我们还只是停留在对主机结构的研究,各种工程技术人员如机械工程师、液压工程师、电气工程师、编程工程师,都是围绕着主机展开工作。如果从对产品的关注程度来对比的话,可能我们还只是名小学生。
现在行业的趋势是从产品出发,由产品来定义设备的技术和生产环境。因此伊之密不能只关注单机优化,而是为客户提供基于产品的生产解决方案。
Q2: 如何让connect起来的先进欧洲技术在中国的土壤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甄荣辉:我们正在五沙基地投资建设伊之密的创新中心,它包括了5000多平方米的实验测试车间,可容纳3000吨的大型机器,还有很多的实验室可进行很多类型的材料性能测试,同时还有一个总面积8000多平方米的集教学、研发、办公、培训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研发中心。希望在一年内创新中心能够竣工并投入使用。
为什么要投入这么大做创新中心?我们的目的就是希望在我们的测试中心,能够把先进解决方案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验证出来,让它的成本更低,利用创新中心把解决方案优化到能够适应用户的应用场景,再提供一个现场培训用户的环境,让我们的先进方案更易于被学习和掌握,从而能够落地和普及化,推动业界的普遍升级。
Q3:成功因素何在?
甄荣辉:很重要的一点是伊之密公司和员工靠着一种产业抱负,不断探索未来,不断改善,为用户创造更大的价值。不只是为了赢利赚钱,我们始终关注在产品、技术、生产方式、品质等各个方面如何能一步一步做得更好。我觉得追求全方位改善的精神是驱动伊之密过去15年的发展很重要的一个元素。
当然未来发展还是光靠这种内在精神已是不够的,这15年里它的功效已经被发挥到极致了,未来的成长需要借助外部的力量来驱动我们成为全球化的企业。
伊之密先进注塑解决方案
16日上午,嘉宾们参观了伊之密位于顺德五沙厂区的注塑机生产车间。伊之密建立起了国际水准的现代化车间,生产DP系列二板式注塑机、A5系列注塑机、FE系列。及多种专用注塑机。他们一直执着于专业技术创新和完美产品质量的追求,致力于让中国装备技术与世界同步,为客户创造更佳的投资回报及客户体验。参观者无不为伊之密良好的车间管理水平所折服,皆认为这是该公司拥有一流生产效率和生产能力的保证。
此次大会,伊之密在顺德五沙生产基地精心安排了一个超过2500平方米的大型展厅,20多台伊之密高精尖设备配合多个合作伙伴的产品一同惊艳亮相,现场演示了多种成型解决方案。展出共分4个展区,包括:注塑机应用解决方案区、高速包装应用解决方案区、橡胶应用解决方案区和自动化集成解决方案区,展示了多物料、微发泡FoamPro、半固态镁合金等创新成型技术,如FoamPro微发泡公文箱、汽车中控台杯座部件(双物料)、高光汽车扰流板、汽车后车箱传动齿轮、一出八1000ml一次性餐盒、一出四小杯贴标、O型圈、刹车皮膜等,覆盖汽车、医疗、手机、家电、日化等领域。同时,在顺德容桂生产基地展示了4000TH系列重型压铸机的装配以及自主研发的机器人自动化集成系统解决方案。来宾犹如亲临了一次行业展会,体验到最新的成型技术和成功应用实践。
演示机型
FE60-130h飞逸系列全电动注塑机
制品名称:汽车后车厢传动齿轮——原料:POM、制品重量:0.38g、重量偏差:±0.01g、型腔数:1出4、成型周期:20s、尺寸精度:±0.01mm
FE260-640h飞逸系列全电动注塑机
制品名称:汤匙——材料:PP、模腔数:1出16、制品厚度:1mm、成型周期:17s
FE120-130h飞逸系列全电动注塑机
制品名称:医疗器材——材料:PC、制品重量:1.45g、型腔数:1出2、成型周期:21s、尺寸精度:±0.01mm
UN120SJ ⅡSJ系列高端精密制品专用注塑机
制品名称:手机胶框——材料:PC2501、成型腔数:1出2、尺寸:130mm×70mm、重量:0.17g、成型周期:15s
UN260A5 A5系列标准型高端伺服注塑机
制品名称:化妆品膏霜瓶——材料:PETG、成型腔数:1出4、重量:139g×4、成型周期:120s、重量偏差:≤1‰、注射速度:46mm/s、制品厚度:15mm
PAC450K 4+4叠模高速成型薄壁容器系统
制品名称:1000ml一次性餐盒——材料:PP980、型腔数:4+4叠模、重量:16.5g×8、成型周期:5.5s
PAC200 高速成型薄壁容器IML系统
制品名称:小杯——材料:PP980、型腔数:1出4、重量:7g×4、成型周期:3.5s
UN1000DP DP系列两板式注塑机
UN1000DP两板式注塑机以出色的SmartClamp智能锁模系统,搭载航空级铝合金技术,ATT模温控制技术、陶瓷涂层技术和FLEXflow伺服针阀系统,实现基于MuCell技术深度开发的FoamPro微发泡注塑。
制品名称:微发泡公文箱——材料:LYB PPC发泡级FX240/D(PPTalc18)、成型腔数:1腔、尺寸:570(L)×400(W)×40(H)mm、重量:880g、成型周期:49s
先进成型技术连接大会
本次连接大会的重头戏是先进成型技术连接大会,它聚焦于智能制造、工业4.0、轻量化、新材料工艺等几大行业风向标。在近4个小时的时间里,多名欧洲重量级专家及伊之密技术主管展开深度主题探讨与交流,激发听众的技术灵感。记者从多位来宾了解到,他们获知了最新应用解决方案信息,洞悉到国际最新行业动态,从而有利于他们汲取业界优秀经验,启发创新思路。
Arno Rogalla博士,德国亚琛大学塑料加工研究所(IKV)前首席工程师、伊之密合作伙伴
演讲主题:工业4.0是注塑产业面临的挑战吗?
嘉宾金句:“工业4.0对注塑机生产商来说,最重要的挑战就是人在整个工艺流程当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Roger Kaufmann,德国GK Concept GmbH 总裁、创始人
演讲主题:复合技术轻量化设计的必然要求
嘉宾金句:“FoamPro微发泡工艺的好处在于生产周期缩短了15%-30%,变形率也减少了30%-85%。”
Moreno Carvani,意大利HRSflow好塑热流道销售支持及商务发展
演讲主题:FLEXflow:注塑工艺优化之技术创新
嘉宾金句:“FLEXflow伺服针阀热流道系统的目的在于,注塑过程当中对压力和流量进行精准、简单且灵活的控制和管理,它的好处是提高产品质量,减少不良品。”
Dr.-Ing.Hans Wobbe 伊之密首席战略官
演讲主题:伊之密产品战略及工艺应用驱动工程技术
嘉宾金句:“成品决定了客户需要怎样的机器、机器运作得有多快,以及需要为这台机器打造什么样的环境,这就是我推荐所有工程师所要思考的问题,我们要从应用方面去考虑我们的设备。”
黄东辉,伊之密多物料项目部项目经理
演讲主题:多物料注塑成型及发展
嘉宾金句:“生产过程从自动化到信息化到智能化,稳定很关键,只有稳定,自动化才可靠,只有稳定,信息化的分析才有效。”
论坛最后环节是,伊之密董事总经理甄荣辉与知名客户高管、欧洲演讲嘉宾一起,就行业如何连接合作、如何造合适的新技术新工艺方案两个话题,展开一场汇聚业界思想精粹的巅峰对话,把技术论坛推向了**。
伊之密15年聚力全球客户答谢晚宴
16日晚上,近千名来自全球的行业精英欢聚顺德大良喜来登酒店,共同见证伊之密十五年来的成长与蜕变。15年前,十位年轻但老练的工程师为一家东莞客户生产出伊之密第一台注塑机,如今,伊之密已经生产了超过3.5万台从60T到3200T的注塑机,客户遍布全球。“伊哥”─ 伊之密人,将继续书写他们的动人故事!
版权声明:本文为聚风塑料传媒合法拥有版权的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卓商塑料网。
[责任编辑:linxuj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