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禁塑现状:降解塑料订单激增6倍仍供不应求 | 苯乙烯再度大跌!ABS应声下落!利好出尽,完美收官
2020/12/11 9:21:05 来源:网络 关键词:聚风塑料网
海南省“禁塑令”正式推行。连日来,记者走访发现,伴随着制度的建立和执行的压实,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已经逐步退出省内诸多流通消费场景,但由于新政刚刚实施,主要替代品——全生物可降解制品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产能不足、供不应求的问题;同时,其本身的价格问题也愈发突出。
有专家及企业负责人表示,与其将“禁塑令”看成“推进可降解令”,更不如理解成是对推行可重复使用制品,倡议绿色生活的一次尝试。而这需要更多的人们在观念上进行自我更新,建立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与消费观。
海南有7家企业具备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生产能力,订单量提升6倍
目前,海南省内已有7家省内企业具备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生产能力,预计到今年12月底可形成膜袋类产能3.2万吨/年,餐饮具产能约1.1万吨/年。
“自11月底以来,我们的全生物降解膜袋的订单数量较以前提升了5-6倍,后续订单还在持续不断地发来。目前每天全生物降解背心袋的产量能超过15万个。”海控环保科技项目负责人邸胜宝告诉记者,自“禁塑令”施行以来,该公司已经接到了来自政府部门、多家企事业单位及大型民营企业的订单,其全生物降解制品生产线也已24小时不间断运行。
“我们从今年5月份时就已经按照政策要求提前准备,在9月时与省内相关生产企业达成订单,确保从12月起所有门店全部使用上全生物降解环保袋。”海口家乐福超市相关负责人陈女士说。
虽然目前随着“禁塑令”的施行,政府以及企事业单位大多已开始落实执行从塑料制品到全生物降解制品的替换,但从施行以来的情况看,在城区内菜市场以及部分偏远农村地区,“禁塑令”推进仍存在阻力,尤其是做着小本买卖的个体经营户。而高价,则是制约他们选择这一产品的主要问题。
海口一家大型农贸市场管理方对此前该市场日均塑料袋用量进行过粗略统计,平均每天的总用量在10万个左右。而分摊到各个摊主身上,则平均每个摊主每天都需要免费给出300个左右的塑料袋,如果这些塑料袋全部换成单价4角钱的全生物降解袋,每个摊主单月在环保袋上的花费甚至能达到3600元左右。
与以往的塑料制品相比,全生物降解产品本身的生产成本过高,便是制约其向广阔流通消费场景推广的重要掣肘。据了解,目前海南省内7家可降解环保袋生产企业所使用的设备虽然不同,但原材料以及生产技艺基本一致,所以在生产成本上也大同小异。从目前的技术层面看,暂时还没有新的技术创新能够大幅度降低这一生产成本。
“膜袋的供应只够我们自己使用,在销售端包括杯子、碟子、碗等可降解餐具类制品目前还是短缺的,生产企业说10号能够给出一批货,我们也只能等待。”日前,海口市一家大型超市相关负责人对此十分无奈。
根据海南省内部分商超反映的情况,记者近日走访时也发现,目前各商超均对以往摆放在一次性碗筷等制品区内的塑料类相关制品进行了下架,但是新的全生物降解替代类产品却没能如期上架。对于上架的时间,销售人员也无法给出。
“其实即使是目前生产出的全生物可降解制品,其主要成分仍是PBAT,即石油基。这一制品是通过对煤、石油等化石能源炼化制得的,相比更适宜环境的生物基还存在一定差距。”海南海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邸胜宝说,“所以目前无论是国家还是省内,在罗列‘禁塑’后的相关替代品时,都将可重复多次使用的竹篮子、布袋子放在前面,最后才是可降解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