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丹科技:年产15万吨聚乳酸项目一期工程按计划实施,预计明年年底建成
2023/9/11 10:47:51 来源:聚风传媒 关键词:聚风塑料网
价格低廉的玉米、秸秆经过几轮制备,九转功成炼制出高附加值的“金丹”。这样“点石成金”的场景,河南金丹乳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每天都在上演。
走进这家乳酸行业龙头企业,展厅里陈列着可完全降解的塑料袋、食品包装盒、吸管。就在十几年前,这些产品使用的聚乳酸生物可降解材料,甚至其原材料L-乳酸,工业生产技术都被西方牢牢把控,只能依赖进口。
自主研发是唯一出路。在董事长张鹏的带领下,15年攻关,100多人的科研团队夜以继日,2009年,金丹L-乳酸产业化关键技术成功投入生产,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和市场垄断,获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此后,金丹科技大力培养科技人才,形成了院士、博导、博士、硕士、学士五位一体的创新团队,团队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人,省学术带头人3人,省管优秀专家4人。2016年,该公司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全兴团队合作,研发丙交酯生产关键技术,合成制备聚乳酸,延长产业链。
“我们从乳酸起家,现已形成‘玉米—淀粉—糖—乳酸—丙交酯—聚乳酸—聚乳酸制品’的完整产业链,实现了粮食深加工的绿色循环。”该公司技术总监蒋栋梁介绍。
这种循环模式实现了对玉米由粗加工、初加工到精加工、深加工的多层次价值增值,促进农民增收、农业综合收益提升。
围绕这一模式,上下游相关企业集聚发展。以金丹科技为龙头,周口市生物降解材料产业集群发展成型,现有产值亿元以上规模企业5家,可年产1万吨丙交酯和聚乳酸、18.3万吨乳酸及其系列产品。
“目前,公司年产15万吨聚乳酸项目一期工程正在按计划实施,预计明年年底建成,届时将实现可降解材料的规模化生产,进一步提升行业竞争优势。”技术专员刘姗姗说。
“我们将全力支持其发展,努力打造千亿规模的生物可降解材料产业集群。”周口市发展和改革委负责人介绍。
今年年初,河南省聚乳酸可降解材料产业研究院成立,计划建设7个研究室、2个中心和1个中试基地,并以金丹科技为龙头组建河南省生物可降解材料产业联盟,推动全省聚乳酸产业发展。
创新无止境。除聚乳酸外,金丹科技同步攻关PBAT、PBS等其他可降解材料生产技术,近期,还在高效菌种培育等方面和清华大学签署了合作协议。
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持续书写创新故事,金丹科技发展的新动能正不断汇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