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之密:助力推动发展 谋划精彩未来
2019/5/15 11:56:27 来源:聚风传媒 关键词:聚风塑料网

——广东伊之密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甄荣辉先生专访
中国学术思想名作《礼记·中庸》中所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者计划、准备、谋划也;立者成功也;废者失败也。也就是说,成功之道在于事先谋划和准备。做一件事是如此,更何况涉及众多方面的企业运作。近日本刊记者有幸拜访了广东伊之密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甄荣辉先生,围绕伊之密下一个三年规划(2013-2015年),甄总从团队、市场、产品、生产、品牌等方面就战略层面予以了深入的阐述,无不彰显了审时度势、运筹帷幄的个人智慧及团队智慧之光芒,完美的诠释了‘预则立’之思想。听到甄总那平实而又满怀信心之言语,笔者耳边仿似响起了伊之密向‘让中国制造装备业与世界同步’使命迈进稳健有力、充满气势的脚步之声。
下面我们就与甄总一同走进伊之密的‘预’之世界。
:进入2013年,伊之密不仅走过了整整十年的历程,同时也迎来了全新的三年规划(2013-2015年)。首先能否请甄总概述下伊之密前十年取得的成绩,同时能否透露下下一个三年规划的业绩目标?
甄荣辉先生:过去的十年是伊之密实现首次腾飞的十年,是硕果累累的十年。公司自2002年7月创立,十年来在全体伊哥共同努力奋斗下,一路劈荆斩棘奋勇向前,即使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们仍然保持着稳健的快速增长步伐,企业综合竞争力得以了全面提升,得到了客户、供应商、员工及所有利益相关者的肯定与赞赏。就2012年来说,全球经济状况低迷、装备制造整体行业下滑,伊之密仍取得双位数的业绩增长,该年先后荣获了中国驰名商标、2011中国塑料注塑成型行业10强企业、2011年度中国塑料机械行业综合20强企业、2012年顺德政府质量奖”、“最具成长性中小企业”、“科技创新之星”等多项荣誉。
成绩已属于过去,面对未来,我们已制定了未来3年的发展规划和业绩目标,至2015年伊之密总体业绩目标为20亿元人民币,同比前三年最后一年(2012年)增长率为150%,其中12亿,压铸机6亿,橡胶机2亿。
聚风塑料:诚如您所述伊之密已实现了首次飞跃,即将迎来第二次腾飞,并制定了未来三年业绩高达150%的增长率,然而从贵司上一个三年(2010-2012年)每年的业绩增长率来看(2010年增长率72%、2011年增长率49%、2012年增长率12%),增速呈较大的下降趋势。似乎下一个三年要实现150%的增长存在较大的困难。能否请您谈谈贵司制定此目标的主要依据所在或从哪些方面去确保目标的达成?
甄荣辉先生:你这个问题问得很好,单从过去三年的增长率的趋势来看,似乎未来三年要实现150%的增长不太现实,但是我们非常清楚造成伊之密增长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产能的制约,次要因素是市场环境的疲软。为解决生产资源不足的问题,我们一方面扩建容桂生产基地,同时优化生产流程,增设全球一线品牌的加工中心,提高生产效率,容桂基地的产能由原先月产300单位台,提升到400单位台,而后又进一步提高到700单位台,虽然如此仍然于2012年已完全饱和。在综合因素的作用下,在大的经济环境不理想的大背景下,我们2009年以来,公司持续快速增长,2009-2011年营业收入年度复合增长率超过60%。
另一方面加快推进其他生产基地的建设,顺德五沙工厂一期工厂计划今年7月1日投产,投产后会将注塑机70%的产能从容桂总部生产基地转移过去,给产能提供了40%的增长空间,同时也释放了总部工厂的生产压力。二期工程计划于今年年底启动,到2014年年末完成,2015年正式启用,届时五沙工厂注塑机总产值将能达到12-13亿元。吴江工厂的一期工厂15000平方米,预计在今年年末可投入使用,将作为辐射华东、华北地区的销售、技术服务中心,以及部分机器的组装中转站。将顺德工厂生产的成品或半成品直接运到吴江工厂,如果客户对产品有特殊要求,便在吴江工厂进行更改组装。这样做可以加快产品生产速度,缩短交货时间。到2015年二期工厂完成后,部分大型设备将在吴江工厂直接生产。容桂总部生产基地、顺德五沙工厂和苏州吴江工厂全面投产后总产值足以满足伊之密未来三年发展的产能需求,将从根本上解决制约伊之密发展的产能问题。
产能问题能得以顺利地解决,也得益于公司积极进取的投资政策。伊之密的发展历史不长,但投资策略在中国同业中可以说是位于首列。即使是经济形势差的年头,伊之密的投资步伐也从未停止过。除了厂房的建设外,生产设备的投入以及检测设备的投入都在同步进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先进的工作母机能够对产品的品质起到良好的保证作用,在这一块的投资这几年我们已投入了大量资金。目前五沙工厂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中,计划配置一批先进的加工和检测设备,进一步提升制造工艺技术水平。
就产能扩建来说,可谓是上天对伊之密的眷顾。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经济一片低迷,至今才略现好转,但仍未能得以全面复苏,在此期间我们积极加大投资及各项变革力度,在经济初见好转之时,我们已做好了各项准备,迎接新机遇的到来。
企业发展有如火箭升空,每一个阶段都需要不同的推力,当第一节推力耗尽之时,第二节新的推力必须要及时跟上,依次而上方可能达到预定的轨道。企业的发展也是如此,第一阶段依靠原创业者的能力、经验完成了首次飞越,第二阶段我们必须依靠新的动力来实现二次腾飞,早在三年多前,我们已开始积极打造培育新的助推力量,可以说目前已一切就绪,已亮剑下一个三年规划,相信伊之密铿锵有力的步伐必将一步一个脚印的向着2015年目标迈进,相信新的推动力必将助伊之密实现新的腾飞。
产能问题彻底解决,是我们新的推动力之一,让我们可以甩开膀子奋力向前。助力伊之密二次腾飞的新推动力还包括:得以全面转型提升的伊之密团队、伊之密品牌、伊之密市场通路等。
伊之密的高层领导在技术、生产、销售等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并且对行业充分了解,在伊之密提供的大舞台上他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能力,使得伊之密第一阶段的发展非常迅速。到了第二阶段,他们需要从经验主义向科学管理、战略管理方向转变。三年前伊之密就开展了对高层领导的培训转型,通过引进惠普商学院课程,学习战略管理、内部管理等管理方法,每年年底伊之密各事业部都要做一次科学和严谨的分析,了解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再展开部门层次的规划。这样公司的战略不仅让中层及高层管理者有全面的清晰的认识,同时让各事业部的战略得以统一与清晰,让每个骨干人员均能抓到工作重点,同时,中高层领导的能力得到升华。其次是伊之密的第二梯队的人才,第二梯队的人才是中坚力量,是各战略、战术得以有效落实的关键所在。我们建立了完善的人才培养、考核、晋级机制,同时在他们职业规划、生活、工作环境等方面均予以了大量关注,在过去的三年里,我们第二梯队的优秀人才得到了很好的充实,可以说是只进不出,是伊之密二次腾飞的坚实基石。
为更好的培养人才,同时为满足细分市场的需求,我们在通用机型量产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推出了内部创业机制,事业部下面设立不同的专案组,专注于细分市场,并对专案组进行了充分的放权。产品的定位、设计、成本、定价、推广、策划等全部由专案组来完成。在许多大公司这些工作都是由不同部门来完成,但是那种方式无法对细分市场做深入的了解。这种机制从2012年开始已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我们的目标是通过两个相对独立、闭环的运作体系,在细分市场的某些领域达到行业领先水平,进而达到国际水平。
人才和资金这些有形的资源正在逐步丰富的同时,另一个无形的资源也在迅速提升,这就是品牌美誉度。如今,不少国内外优秀客户都会主动联系伊之密,了解伊之密的产品和技术,将伊之密列入他们的设备采购备选方案第一梯队,这在几年前还是无法想象的事情。更为可喜的是,当前伊之密的品牌美誉度还正处在一个上升的过程中,2012年8月伊之密迎来了温总理的视察,温总理勉励伊之密要靠技术领先世界。可以预见未来伊之密品牌还将吸引更多全球业界的眼球、更多全球优秀客户的关注,获得更多成长。
伊之密实现二次飞跃的另一个新推动力是伊之密的市场布局。前三年规划中已完成全国布局,目前在全国各地已建有50多家办事处。同时随着伊之密华东总部(位于伊之密吴江厂区)的落成,将可以更好地在技术、产品及服务上支持华东及华北地区客户。此外,从2011年3月收购美国HPM开始,伊之密“全球化”征程就已正式开启。目前我们已在全球建有多个海外办事处和服务点,业务覆盖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另外,伊之密计划三年内在印度、巴西、俄罗斯三个国家之一建立伊之密海外工厂,通过海外生产基地及服务据点为海外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为海外市场拓展更加顺利稳健,我们特别成立了海外战略市场策划运营部,该部门不是一个纯粹的调研部门,而是在完成对战略市场进行全面的调研分析后,还需锁定能够直接投资的国家,策划该投资项目,最后执行项目。海外市场的开拓必须要掌握住自己的手中,虽然投入巨大,但可以更加深入准确地了解新市场的喜好和需求,并快速做出响应,获得市场的主动权。目前海外技术服务中心和生产基地计划已列入议程,计划2014年完成建设的准备工作, 2015年进行投产。从当前情况来看,选择印度进行海外投资的可能性很高,不过尽管有数据表明印度是一个好的选,但选择海外战略市场一定是要经过科学的分析之后才能最终锁定。
在充分感受到新动力的同时,我们也对市场未来容量进行了分析,根据数据研究显示,预计到2015年注塑机国内市场约为400亿元,压铸机国内市场约为60亿元,橡胶机的市场相对较小。对于我们2015年20亿的目标来说,外部市场还是有足够的空间。此外我们预计中国之外的全球成长性要比中国市场的成长性要高,因此开拓全球市场不论是成长性,还是现有市场来说,空间都非常巨大。并且在全球市场上,伊之密把握主动权,成为一家真正全球化经营的跨国企业的策略,将会令伊之密的全球综合竞争能力更具优势。
聚风塑料:从相关报道得知伊之密IPO正处于反馈意见阶段,能否介绍下目前状况以及贵司计划募集资金的主要用途?
甄荣辉先生:伊之密正处于待证监会过会的第一梯队,受全部暂停上市的影响,已接到自查通知,3月我们已完成了自查材料的提交工作,至于何时能IPO成功,只能等待。
筹集资金的作用主要有二个。第一个是五沙生产基地的建设。第二个是企业技术中心的建设。当前,无论是从性能方面,还是在可靠性方面,中国的机械产品与欧洲和日本的产品还有一定差距,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技术研发、试验设备、检测设备方面投资不足。产品的设计,产品制造过程以及制造工艺等方面不仅仅要依靠生产设备、技术人员来保证,同时还需要先进的检测设备、试验设备来支持。所以伊之密决定在顺德容桂总部建设技术中心,将投入巨资用来充实试验及检测设备。技术中心建成后,将用于做综合性基础技术的研究、专业技术开发,包括材质研究、表面处理研究、热处理技术、控制技术、液压气动、伺服等等。我们工业技术同国外相比起步较晚,初期大家都是拿来主义,直接用别人的东西,缺乏基础研究,这方面的人才也很少,这也是中国产品同质化严重的原因。要中国装备制造技术与世界同步,甚至领先,我们就必须在综合性基础技术上下功夫,同时要在工艺试验方面迈出自己的步伐,外国很多新的应用方案都在共同研发的基础上出来的,首先是由客户提出前瞻性的要求,接着由模具供应商、原料供应商、主机厂等组成一个真正意义的战略同盟,共同开发一个课题,进行新应用新工艺的研究,历时一两年甚至多年的研究,最终全新的应用方案得以实现,进而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为中国装备制造技术领先世界,我们责无旁贷!
笔者手记:
俗话说‘埋头拉车,抬头看路’,拉车如此,更何况是企业的经营。在企业的运营中,要确保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一方面在企业的各项实际运作中,我们企业中的每一位成员要‘埋头拉车’,另一方面每一位成员,特别是企业的高层领导者,要时时‘抬头看路’,积极地准备和谋划企业下一阶段的‘火箭新动力’。中国著名兵法著作《孙子兵法》中言‘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强调的就是做好准备的重要性,有备才能无患。战争如此,方可制胜,企业商战也正是如此,敌者非我们的竞争对手也,而是整个市场也。
访谈中,甄总说到,成绩、辉煌已成过去,使命还在前方,唯有不断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新的推力,方能让伊之密飞得更高更远,向着我们的使命不断迈进。
版权声明:本文为卓商塑料网合法拥有版权的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卓商塑料网。
[责任编辑:刘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