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高瞻远瞩 谋划全球
2019/5/15 11:56:29 来源:聚风传媒 关键词:聚风塑料网

——访美国挤出模头工业有限责任公司(EDI)全球首席执行官Gary Edwards先生、市场总监Kelly Harings-Mrozinski女士、中国区分公司总经理尹强先生
左起:EDI全球CEO Gary Edwards先生、市场总监Kelly Harings-Mrozinski女士、销售总监Andrei Stapinoiu先生、中国区分公司总经理尹强先生
四十多年前(1971年),EDI仅仅是美国中西部一家只有四个人的机械修理店,而四十多年后的今天,EDI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高性能挤出模头系统设计和制造的专业生产厂家之一, 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家具有从最初构思到设计再到加工的全方位拥有三维生产能力的平模头制造厂家。目前EDI总部设在美国威斯康辛州奇普瓦瀑布市,其生产的技术领先的板材、薄膜、挤出涂层、流体涂层及切粒用平模头有一半以上销往美国以外的50多个国家。另外,EDI除了在美国设有工厂外,在德国、中国也都设有战略性的工厂,以服务更多海外的客户。笔者了解到,EDI自2010年被Bertram Capital收购之后,又进行了一系列整合行业优势资源的并购活动,以提升EDI产品的开发设计、规模生产、市场开拓等在全球行业中的实力。
●2010年,EDI同意被总部设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马特奥市的私人股权公司 Bertram Capital 收购,股权的交易于2010年底完成。Bertram Capital在全球拥有深厚的资源,收购之后将使 EDI 能够增加业务扩张和多元化发展的力度,同时为EDI在不断提升产品品质、致力市场创新的基础上谋划全球的市场布局。
●EDI于2011年3月6日宣布已收购缝口模头涂刷系统制造商Liberty涂刷设备公司,缝口模头设备作为EDI的业务之一,收购之后将保留Liberty原来的产品范围,但所有制造系统将从Liberty设在美国威斯康星州Sus***市的工厂迁往奇普瓦瀑布市的EDI总部,EDI将通过公司世界性的庞大销售和服务网络向全球推销Liberty的技术。
●2012年3月8日,EDI宣布收购了缝口涂布和树脂挤出平模头行业的领先提供商 Premier Dies Corporation,EDI与Premier的业务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合并后将能更好地发挥彼此的优势,从而更好地增强其市场地位。
可以说,EDI被Bertram Capital收购是其着力于全球市场布局、谋划区域市场的开拓整合以及售后服务网络建设的开端,而负责实施通过创新、收购并整合全球优势资源以及国际区域市场多元化推动EDI快速发展的是EDI全球首席执行官Gary Edwards先生,他在加入EDI之前曾先后担任过Phillips and Temro Industries和Tyden Group, Inc.首席执行官,在实施战略发展、整合资源方面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眼光。
而接下来EDI在亚洲,尤其在中国的发展规划又是如何呢?在Chinaplas2012国际橡塑展上笔者见到了大面积展出的EDI公司,并且非常荣幸地访问到了EDI全球首席执行官Gary Edwards先生,就EDI未来的产品方向、产品研发、公司管理、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以及全球市场的布局规划进行了访谈,以了解在当前塑料机械行业的发展形势下EDI如何由内到外实施其战略发展。
产品为先 技术保障
市场的开拓首先是建立在优质的产品与服务上,作为全球领先的挤出模头企业,不仅针当前客户挤出系统需求,提供与之相匹配的设备产品,最大限度地发挥的塑化能力,使客户能够灵活地根据不同材料调整共挤结构,同时还为客户站在更高的未来发展上,设计具有前瞻性的先进设备,使客户生产出更具市场竞争力的产品。这是产业升级的必然要求,也是行业发展的方向,EDI四十几年的行业经验以及整合全球技术资源后更加杰出的产品设计开发能力是这一切的重要保障。
聚风:Gary Edwards先生,能否介绍下此次EDI所展出的新产品呢?
Gary Edwards:我们这次展出的产品涉及各个行业,包括包装、汽车、电子、电器方面,还涉及到新能源,光学级的片材、薄膜等,总之领域非常广泛。
首先是最新一代EPC™淋膜模头,简化了淋膜幅宽调节,避免了在模头清理和维护时所涉及到的大量的拆卸和装配工作。模头任一端的封堵组件均可整体拆卸,只须松开四个螺栓即可。
其次层倍增模头系统。该系统的起点是1号复合共挤分配器,作用是利用来自三台挤出机的阻隔材料、粘性材料和活性组分材料,形成三明治结构体。三明治结构体(最终形成板材成品的内芯),进入“层倍增”工具(1号共挤块与2号共挤块之间),对层结构进行多次复制,复制形成的微层内芯进入2号共挤块,在此与来自第四台挤出机的两个包覆层或表层组合在一起。然后,使用一个模头(出口模唇朝向左上方者)将最终的结构体加工为规定宽度的片材。层倍增工艺(LMT)生产出的薄膜或片材与常规共挤工艺相比,在厚度不超过后者、聚合物使用量也不超过后者的情况下,结构上可形成多个、数十个、数百个甚至更多的微层,而一般厚度仅有三至十一层。
另外我们这次展会展出的还有七级的分配器、Multiflow V、封口系统、Ultraflex 手动模头等。
我们的客户为了满足他们市场的需求,他们的产品也是不断在进步的,不断地推出新的产品,为了适合他们技术的要求,我们也不得不把我们的产品不断地升级,因此我们也就有了更多新一代产品的推出。我们公司新的决策领导层希望增大我们的投资,不管是在固有资产上还是市场上,鼓励我们做新技术的研发,让我们持续不断地有新产品面市。
聚风:在过去,EDI在中国市场主要以维护/维修客户原有的模头为主,不知EDI在重新整合布局之后,在中国市场将会有什么新的计划?
Gary Edwards:确实,诚如你所知道的一样,在过去我们把精力集中在这种售后服务上,为模头使用时间长、需要进行维修或者翻新的客户提供服务,这避免了因为模头的维修或升级而耽误工作进度,给客户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但随着EDI业务的发展以及新的全球战略实施需要,我们在业务的侧重点上有了新的变化,我们将在上海建设新的工厂,该工厂将在今年8月1日正式运营,届时我们会在原有的售后服务的基础上把注意力逐渐放在挤出模头系统的制造上。
尹总:我们在提供售后服务或维修服务过程中发现,随着中国塑料行业的发展以及近年来产业升级的要求提高,客户对挤出模头的品质、性能也要求越来越越高,于是我们开始考虑是否应该为中国的塑料生产企业提供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在材料、技术、设计上追求国际化的水准,在价格上又能被大多数的企业所接受。
在这一考量之下,上海新的运营基地计划开始提上日程,并将于今年8月完成投入使用。新工厂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取代了上海原来的总部基地,能够容纳更多的技术人员,其生产能力大大提升。上海新的运营基地主要为客户提供优质的薄膜、板材和淋膜模头,涵盖从基本系统到具备自动调节控制等增值功能的模头,这些产品由EDI美国的工程师设计,保证其技术水平与美国总部同步,并在中国生产制造,使我们拥有具有竞争力的销售价格和交货时间。
除了提供EDI的新产品之外,新的运营基地还将原来的售后服务进一步扩大,包括大修翻新、系统优化提升以及诸如备件和现场技术支持等服务,我们的客户可以随时和我们的支持专家联系。
管理为辅 人才支撑
在近两年,通过不断并购、整合全球优势资源的EDI来说,如何把企业各个机构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并朝着一个具有战略发展意义的方向进行相当重要。擅长于围绕公司的核心能力,整合已购业务,并为公司制定实现有机增长战略计划的Gary Edwards先生在这方面又有怎样的看法呢?
聚风:EDI是一家享誉全球的企业,走过这么多年,谈谈在管理上的经验,如何这么多年保持公司的快速成长?
Gary Edwards:首先EDI的管理团队有着多年的管理经验,在EDI被Bertram Capital收购之前,他们在挤出模头行业就已有很多年的工作经验,对我们的业务有着非常深刻的理解。他们知道EDI的优势所在,并利用该优势在世界各地拓展业务,这是拥有四十几年历史的EDI在团队沉淀上的优势,这也使得EDI目前的管理应该适合这一情况。
其次,EDI在一系列的并购之后,在结构上做了重新的调整,使其与公司未来发展方向相一致,这也是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扩展业务的需要。目前EDI的管理团队分布于世界各地,他们所做的都是公司战略发展的一部分,而总公司需要做的就是对他们的工作提供支持,如技术的研发,使分布于世界各个区域市场的团队可以利用最先进的技术,取得产品技术上的优势;新工厂的投入,保证有足够的产能满足当地市场的需求,同时使产品价格、交货期具有竞争优势;市场的投入,EDI是全球塑料工业界的知名品牌,是行业公认的质量领先者,而公司还会在市场继续投入,进一步推动品牌力量提升。
而所有权发生变动后的EDI领导层非常愿意让公司有一个大规模的成长,这个反映到他们愿意给我们很大的权利,让我们在公司的发展决策上有决定权,这便简化了公司管理,使决策快速地在相关部门实施。
聚风:现在中国面临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招人难,留人难,EDI作为一个全球著名的企业,在人才的引进方面有什么好的方法?
Gary Edwards:在人才的引进方面,我的理念是好的员工愿意为好的企业工作,所以不管是“招人”还是“留人”,其根本都在于公司是否能够通过提升客户的技术来为客户创造价值,同时通过自身快速的成长、发展为员工创造价值。
实际上,我们公司在人员招聘上并没有一个严格的流程,我们需要做的是持续不断地把我们的客户服务好,不断地为客户提供更高价值的产品,使客户的技术水平提升,使客户高效地生产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会遇到一些人,说愿意和我们一起来做这样一件意义重大的事,这就是我们要招的人。
聚风:尹总,您作为EDI中国区的总经理,能谈谈是什么使你愿意为EDI工作吗?
尹总:我了解EDI的历史以及她在行业的情况,我认为这是一家技术先进,发展快速的企业,已建立了一个世界级的品牌,在世界挤出模头行业有杰出的领导力和影响力。其次公司愿意给我提供一个广阔平台,让我在这个平台上有自由的空间发挥我的所长,在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同时实现自身的价值。当我看到客户因为EDI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而使生产更高效、产品更具竞争力时,我就很有成就感,所以我愿意在EDI工作。
全球布局 客户导向
整合之后的EDI第二步就是根据全球的市场状况,重新规划全球的发展布局,挖掘最具潜力的国际市场。去年二月底刚上任不久的Gary Edwards先生就前往中国,拜访了众多中国的客户以及挤出设备生产商,考察了中国乃至整个亚洲塑料市场的发展趋势,以判断其在EDI全球战略性市场系统中的地位,然后与EDI的管理团队协商如何实施未来的增长战略和扩展计划。
聚风:EDI这两年发展很快速,能谈下这两年取得的成绩吗?
Gary Edwards:这两年是EDI快速成长的阶段,取得的成绩很多,在订单方面更是成绩斐然,不管是在全球范围拿的订单还是在中国拿的定单,都超过了我们的预期。我相信中国的客户也好,还是世界各地的客户,他们已充分意识到EDI在挤出模头行业的加工能力方面已达到世界级水平,对整个生产流程以及生产工艺都有着透彻的了解。
当然,不管怎么说,EDI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离不开客户的支持,同时我们也一直把客户日益增长的需求看成是我们成长的动力,如果要说这两年取得的成绩,那就是EDI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了全球客户的认可与支持。
聚风: 中国最近几年来产业升级,升级的一点就是对高端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强烈,EDI对中国这种市场的变化是怎样的态度?
Gary Edwards:实际上我们很高兴看到这种趋势,因为我们愿意看到我们的客户逐渐走向高端,这是整个行业的进步,也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这种趋势的发展,客户对我们这种模头系统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而实际上,目前我们可以算是唯一一家从头到尾彻底理解整个塑料行业的生产工艺的公司,并且知道我们的技术如何融入到他们现有的系统中去,使他们生产更高端的产品,并且我们也很希望能够在这种趋势中做出我们的努力。我也相信在这种趋势下,凭借EDI设计能力、生产专长以及长期的客户关系,我们可以对中国企业的升级提供很好的帮助,同时借助中国产业升级带来的机遇,公司在中国市场完全能够实现更进一步以及更快速的成长。
聚风:未来EDI在全球的布局有怎样的规划?
Gary Edwards: 当下EDI正用全球的眼光来规划区域市场的开拓与发展,通过对区域市场的考察判断,挖掘具有发展潜力的市场进行投资。最早的时候我们在美洲市场的投资比较多,在欧洲和亚洲市场的支持还不够,但现在我们非常重视这两块市场的发展,我们将在这些重要市场持续地投资使EDI在全球市场的发展更加均衡,我们也更加注重本地化的生产和售后服务。
从EDI过去所取得的成绩看,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来自亚洲,特别是中国,所以我们从2011年就开始大力投资中国市场,正如前面所说,EDI在中国新的运营基地将在八月投入使用,届时将以EDI总部的技术、设计通过中国的工厂生产符合当地市场需求的各种模头,使产品价格和交货期更加具有竞争力。
凭借EDI在挤出模头行业多年的经验,我们能够掌握现有市场和新兴市场中的多个新机遇,最终使EDI先进的产品技术通过全球的生产服务网络提供给我们的客户,而未来我们也还将持续扩大我们品牌的影响力,当客户想到挤出模头时,就首先想到EDI,这是我们品牌目标。
笔者手记:
此次EDI全球首席执行官Gary Edwards先生的采访过程中给笔者最大的感受就是,EDI正像一只振翅的雄鹰,迎风而起,而为了这一次展翅腾飞,EDI在原来四十年兢兢业业的努力基础上又通过了近两年的战略实施,使EDI全球的市场迎来了新的局面。笔者深深地感受到,任何一次成功的腾飞背后,都有着巨大的艰辛和努力做支撑,特别是在当下全球经济较为低迷、政治形势不太明朗的环境下。
EDI的腾飞发展再一次告诉我们,成功没有捷径,机遇不会无缘由地降临,今天EDI的发展承载着其世界各地团队的默默耕耘,而Gary Edwards先生对EDI未来发展的信心与决心也来自公司为迎接新的发展时期所做的充分准备以及其为公司全球战略目标所付出的努力。我相信EDI能够凭借其先进的技术和正确的发展理念,在提高全球塑料产品生产效率和品质的同时,获得自身的成长与发展,而EDI这种踏踏实实、为目标而付出努力的做事理念也值得所有中国的企业去学习。
版权声明:本文为卓商塑料网合法拥有版权的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卓商塑料网。
[责任编辑:卓商小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