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体盖离中国人还远吗?
2022/10/18 15:48:41 来源:聚风传媒 关键词:聚风塑料网
在前天本公众号推送的《欧洲塑料业的这个寒冬有多冷?》一文中,我们提到了根据欧盟第2019/904号法令,从2024年7月开始强制执行,容量小于3升的一次性塑料饮料瓶的瓶盖不得与瓶身分离,必须相连,这就是连体式瓶盖。那么,连体盖离我们中国的品牌商和消费者还远吗?如何把握连体盖的契机?如何今天借本文,较为详细地介绍连体盖的情况。
为何要转型连体盖?
连体盖在国内又被叫作“连环盖”,从形式上看是近似于将瓶盖拴在瓶子上,欧盟之所以出台连体盖这样的规定,简而言之,旨在确保从生产、消费直至收集和回收环节,瓶盖始终固定连接在瓶子上,减少瓶盖乱扔行为和促进瓶盖的回收利用,这是在提高塑料瓶回收率、降低瓶重、采用rPET作为包装瓶材料等手段之外,降低饮料包装对环境影响的一种强制包装标准,况且它还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纵观全球,饮料品牌商正转为采用连体式瓶盖来密封其PET塑料瓶,主要有三个原因。
1.合规性
欧盟已经通过立法,强制要求一次性塑料容器(SUP)必须使用连体盖。澳大利亚的南澳大利亚州已经通过本地一次性塑料容器的全面立法,加拿大正在制定立法,预计其它主要市场也将强制实施连体盖。
2.差异化
新颖的包装解决方案更容易吸引消费者驻足,连体式瓶盖为品牌商提供了实现产品差异化的绝佳机会。连体式瓶盖的应用仍处于初期阶段,助力品牌商尽早将独特、优质的使用体验引入市场,先人一步。
3.可持续性
许多品牌商正转向连体式瓶盖的使用,作为其整体可持续性承诺的一部分,致力于减少未经回收的塑料垃圾。消费者也要求使用更环保、更具可持续性的包装。连体式瓶盖向外界传递了一个正向信号:您致力于推进可持续发展。
实现正确的设计
连体式瓶盖需求推进了针对瓶盖的颠覆性设计创新。如要成就卓越的连体式瓶盖设计,首要考虑因素就是合规性。欧盟规定,连体式瓶盖必须满足两个最低性能标准:一是为实现瓶盖打开后的连体功能而加入的铰链要具有足够的强度,需要保证开合使用30次以上,二是铰链足够的强壮,可以承受25N以上的拉力。除了合规性之外,次级重要的考量因素就是消费者体验,为用户提供极致舒适的亲肤体验,易开易用,易于倾倒,无面部接触。有瑕疵的连体盖设计会产生负面的消费者体验,由此可能对品牌认知度造成潜在损害。
好的连体盖不会接触面部
远不限于以上合规性和消费体验这两个因素,在规划连体式瓶盖设计时,还需要考虑其他若干重要因素,包括:操作简便且直观,达到瓶盖轻松开启、盖体锁定和再次合盖的功能,当瓶盖处在锁定位置时,还需具备听觉和触觉双重提示功能;第一眼看上去赏心悦目,提升货架吸引力的品牌形象;重量与非连体盖产品相同甚至更轻;性能与非连体盖产品相同甚至更优;尽可能减少模具和封盖的改造工作量。当然,连体盖仍需具备最基本的密封、防盗和保气等性能,瓶盖克重也是连体盖设计时的一个限制条件。
制造方法
瓶盖设计与瓶盖制造工艺紧密相关,制盖装备包括压盖设备和切环设备,全球知名塑料包装容器生产设备供应商,如加拿大赫斯基(Husky)、意大利萨克米(Sacmi)、法国西得乐(Sidel)等企业可提供先进的解决方案。目前业内有两种主要的切环方法,即“狭缝”法和“模压桥”法。
l 狭缝(Slit)法
通过在成型后用加热的刀片在瓶盖闭合处简易地划一条线,以形成连体盖式样。这是一种简单的合规方法,但在引入复杂的连体盖系统方面则缺乏设计灵活性。
l 模压桥(Molded-In Bridge)法
采用创新的铰链设计,当瓶盖处于锁定位置时,可提供触觉和听觉的用户信号反馈。这种方式可从颈部拧开,与任何市面上的翻盖一样,并且具备额外的锁定能力,无需二次操作。而且,由于铰链是模压成型的,部件到部件之间的一致性和品质得以改善,同时下游处理方式也更为简化。
世界上各大知名品牌开始接受和采用连体盖,正积极、大力地推进其连体盖应用项目的开发和落地,预计在不久的将来,连体盖包装形式的产品将迅速闪亮登场,牢牢占据货架醒目一隅或跻身电商平台销售Top榜,成为个性化消费的生力军之一。连体盖是瓶盖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有望在未来成为包装之星!
在全球环保先行的欧洲,“连体盖”规定对于饮料行业 - 尤其对碳酸饮料、瓶装水和无菌饮料的生产企业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一影响也在被中国的液态食品行业时刻关注着,在产品全球化流动的当下,每一个动向都有可能改变企业的决策。按照中国人的学习精神,预计国内出台类似法规的日子也不会太远。您准备好了吗?准备好迎接连体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了吗?让我们期待在连体盖带来的冲击下,国内的瓶盖制造商们又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惊喜。